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120章 坐山观虎斗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0章 坐山观虎斗

    第120章 坐山观虎斗
    冯修永拱手说道:“大将军,那张正谟虽是痴心妄想,但白莲教的大势也不是不能一用。”
    汉军刚刚南下吞并三府一州,虽然士卒伤亡不大,但粮草损耗厉害,在等待粮草储备充实前,是没可能再北上大规模动兵了。
    不动兵,不代表不能跟着掺和搞事情。
    冯修永提议道:“对白莲教的邀约会盟,这个可以拒绝,我汉军只是挂名而已,并非真正白莲教。一旦真的前往会盟,有害而无利,还会失去反清复汉大义名分。但拒绝了会盟,却可以与白莲教相互约法三章,他们北上与清军交战,伺机东出外扩都可,而我汉军也不会趁机攻伐他们后路,只往湘南、湘东扩张,双方互不攻伐,合作抗清!”
    大清版《汉军-白莲教互不侵犯》?
    聂宇对此自然乐意,可以坐山观虎斗,肯定比直接动兵划算得多,还能帮他吸引北方清军注意力,能让他集中兵力南下对抗湘西清军。
    “还有两家怎么说的?”聂宇问道。
    冯修永递上电报信函,说道:“荆门白莲教的要求比较简单,他们攻占了当阳、远安二县,但并未拿下荆门州城,只是控制了漳水以西的乡镇百姓,现请求大将军能册封他们为当阳、远安知县,他们愿意尊奉大将军为主!”
    荆门白莲教地盘太小,实力太弱,没法跟襄阳白莲教对抗,也扛不住清军的大举进攻。
    因此,投奔汉军,请求汉军册封知县,理所当然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至于投奔同为白莲教的襄阳、宜昌?他们只是实力不强,不是脑子秀逗,投奔这两家同行,九成九得被吞并,能不能有命在都不好说。
    而投奔汉军则不同,可能还是有被吞并的风险,但谁让汉军的名声好啊!
    左观澜笑道:“大将军,可以答应荆门白莲教的请求,左右不过一纸任命书而已,甚至还可以让荆州的老太爷代劳。再将我汉军的田政与之说明,要求荆门二县也要遵循此政,具体他们遵不遵守不重要。若是不遵守,大将军便可以此为由,出兵兼并其县。而若遵守,那可是正好,二县正好帮大将军提前推行田政,为我汉军收拢民心,此为一举多得也!”
    不愧是读书人啊!心都挺脏的。
    一纸任命书,就能白得两县,哪怕只是听调不听宣,那也是两县的地盘。
    等同于荆州府有了免费的北方屏障,再跟宜昌的张正谟达成协议,那荆州后方就能在接下来的湖北乱战中,始终保有一隅净土。
    待到汉军把南方解决,能腾出手来收拾湖北,荆门二县若是不遵循田政,正好以此为借口,北上一举荡平白莲教,光复二县。
    若是遵循了田政,把土地分给了百姓,那就更好了,这可是在为汉军收拢民心,巩固汉军的基本盘啊!
    而且,左观澜还在开头就说了,可以让他老爹去代劳任命册封,而他老爹可不是汉军的大将军。
    这任命册封知县的权力,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聂宇抚掌赞叹:“宴臣(左观澜的字)说的很好,此事就这么办吧!”
    聂宇又问:“还有呢?”
    冯修永说道:“襄阳白莲教路宗帅,请大将军即刻提兵北上,与白莲教合兵,共抗湖北巡抚的二十万清军!”
    “放他娘的狗屁!”
    聂宇难得爆了句粗口:“就是把巡抚、布政使这些狗官的沟子打包卖了,也凑不出二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他们上哪里弄来的二十万清军。”
    满清的一省巡抚、布政都成了卖沟子的,众人听罢都是有些好笑,本来骤然紧张的情绪也瞬间舒缓下来。
    仔细思忖下来,也确实如此,湖北就这么大地盘,哪里来的二十万清军?就是十万八万的清军,能不能凑得出来都够呛。
    实际上,汉军这边的消息渠道还是有些不足和滞后了,因为不光清军吹自己有二十万大军,襄阳白莲教吹的还更过分,直接号称有三十万大军。
    好好好!三十万加二十万,这俩加起来一共出兵五十万,堪称满清举国之兵了。
    满清举国常备军,也才六十多万,襄阳一府就占了五十万,这么多军队凑在一起,怕是能把湖北给整个犁一遍了。
    聂宇想了想说道:“让老太爷给襄阳白莲教亲自手书一封,让他们先坚持坚持,就说我汉军今年没办法北上,得等到粮草充实,解决了湘西的伪清大军后,才能北上支援他们襄阳白莲教。”
    汉军对三家白莲教的回复,通过电报的形式发往了荆州府衙门,老太爷聂杰人亲自手书三封,交到了三家信使。
    等信使们星夜兼程,带着信函回到自家地盘,只有荆门白莲教反应迅速,立马就对荆州二次遣使,献上了正式的臣服表词,表词是找彭延庆这狗头军师写的。
    另外两家襄阳、宜昌,却是没有任何动静,因为汉军没有答应他们的邀约,出兵北上共抗满清大军,反而是明确表示准备“坐山观虎斗”。
    嗯,也算不上“坐山观虎斗”,因为汉军压根不打算在湖北扩张,反而是在湖南打下了偌大地盘。
    听那些商旅们说,就连长沙、衡州都被汉军啃下来,这几乎相当于大半个湖南的精华,等同于是湖北的武昌都没了。
    宜昌府。
    张正谟看到回信,几乎恨不得立刻提兵东出,把汉军的老巢荆州府给打下来,将其屠戮一空来泄愤。但反复斟酌过后,还是没这么干,因为他打不下来荆州,也控制不住手下的分教首领们。
    就在张正谟收到回信的两天前,来凤土人(土家族)白莲教分掌柜,跟长乐白莲教分掌柜发生口角,冲突迅速演变成两家武力火并。
    虽然张正谟及时发觉,又亲自出面弹压调停,但还是晚了一步,来凤土人率部脱离联军,长乐白莲教也觉得张正谟处事不公。
    宜昌、施南白莲教联军,就这么无疾而终!
    现在,汉军拒绝了张正谟的邀约,张正谟已经没有了外兵倚仗,这联军大概率是维持不住了。
    “天王,现在怎么办?”陈荣问道。
    刘洪铎说道:“天王,汉军不愿意出兵,联军又久攻宜昌府城不克,怕是难以维系。而今之计,也唯有我们一部之军,先行北上,响应那襄阳木兰(王聪儿),与清军展开决战。只要打赢了清军,天王定能在教中获得无与伦比的威望,届时天王之名自然顺遂古元真人意,甚至还可更进一步!”
    张正谟听罢,左思右想后下定了决心:“而今之计,也唯有如此了。老二老三,你们两个先下去召集教中余下还愿意跟随的弟兄,我们一同北上襄阳,去跟清妖的狗巡抚先碰一碰!”
    张正谟打算跟清军硬碰硬,似乎是自称天王以后,给他带来了某种强烈的自信心,好似真的获得了某种天命加持,成了所谓古元真人天王。
    宜昌如此,襄阳那边反应倒是平淡多。
    王聪儿看完姚之富递过来的信函,柳眉轻挑说道:“我还以为这汉军的大将军,也是一方英雄豪杰,却是这般畏惧清妖如鼠。”
    姚之富摇头:“传言往往都是言过其实,这汉军的大将军无非是其中之一,若非我襄阳圣教在前头顶着,哪有他汉军立足机会?”
    王廷诏大笑道:“师娘、师兄,那劳什子汉军不来就不来,反正我们也有十万大军在手。那清妖号称三十万,但教中弟兄早就打探过,最多也就五六万,咱们十万打五六万,哪还需要什么犄角旮旯的汉军?”
    刘启荣也点头:“王师兄说的对。”
    姚之富说道:“汉军不来问题不大,但对方不听号令,连共抗清军这样的大事也不来,必须予以惩戒!”
    “怎么惩戒?”王聪儿问道。
    姚之富说道:“将汉军逐出白莲教,削其教籍。”
    姚之富想的很简单,他认为汉军已经不听号令,那就索性把汉军彻底踢出白莲教的队伍。等他们击败了湖北的清军,再顺势南下秋风扫落叶,把汉军也给吞并了。
    削了教籍,那汉军就不再是白莲教的兄弟姐妹,吞并白莲教兄弟,可能还有些麻烦,为教义所不容,可吞并不是白莲教的汉军,就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还能收取湖北重镇荆州。
    荆襄合一,湖北可定!
    简直完美了,唯一问题只在于,姚之富完全没考虑过,自己万一打不过汉军怎么办?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