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美好爱情故事
第671章 美好爱情故事523这些人行动力很强。
他们整天玩的东西是一回事,要搞事搞人了,立刻从各个渠道告状。
可是在堂皇大势面前,无论是官方渠道,还是舆论上,都掀不起风浪。
实在是过于牵强。
纯粹是某些人多想。
多多少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喜欢玩擦边,恶心人的,才会认为别人和他们一样。
《大圣归来》的金甲天将和阿岚,只是一闪而过的小人物,却有完整的故事设定。
唐军哥哥把心爱的草原姑娘带到了长安,一起过上了好日子。
有现实基础。
去非洲或者其他地方工作的国人,有和当地人谈恋爱的,不乏有带回国的。
也有历史基础。
有很多美好的故事,在历史中形成。
其中有阿兰祖母和大唐金甲天神的美好传说。
黄金家族,又被叫做阿勒坛、乌鲁黑。
其中阿勒坛有金的意思,也有汉语“御”的意思。
黄金家族最早是出自于公元17世纪的一本史书,叫阿勒台韩。
就是说在公元13世纪、14世纪的铁木真时代或者是忽必烈时代,他们并不称呼自己为黄金家族。
虽然当时他们没有这样的名,但却有黄金家族之实。
在草原人心目中,金与汗位是密切相关的。
而乌鲁黑是山的意思,游牧文化中,高山常被视为神圣之地或祖先灵魂的居所。
所以阿勒坛乌鲁黑有神圣家族的意涵,也可以解释成汗族或者皇族。
黄金家族的起源,其实很有意思。
黄金家族的始祖同时也是草原各部公认的始祖,是一名叫阿兰或阿的人,“或阿”又有美女的意思。
这个叫阿兰的美女,就是铁木真口中经常说的阿兰老祖母,是铁木真以及草原各部的始祖母,黄金家族的始祖。
阿兰有五个孩子,两个和朵奔篾儿干所生,朵奔篾儿干死后,后面三子是和“金甲天神”所生。
因为生产力和生活环境,草原部落对母亲有着高度的尊重和重视,在草原部落中,母亲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金甲天神”这位始祖父,却有点像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扮演着一个不太重要的角色。
不过“金甲”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特别是在古代。
金属本来就很珍贵,盔甲的价值更大,可以当做传家宝。
同时在古代,民间武器在一定程度上被容忍,但甲胄由于其特殊的军事用途和高防御能力,私藏盔甲在历朝历代都是犯罪,还是重罪。
唐朝私藏三具盔甲就有可能被判死刑,草原生产力更不发达。
能身穿“金甲”的地位只会更加不凡。
阿兰是铁木真的十一世祖,按此推算,阿兰生活的年代应该是在中原王朝的唐朝时期。
在那个时期,后世一些民族连概念都没出现,草原人肯定穿不起这样贵重的铠甲。
那这位穿金甲的将军又能是谁呢?
当时正好有室韦都督府,不言而喻。
一段多民族多元化的爱情故事,由此诞生。
广袤无垠、风卷草低见牛羊的草原上,有着名为阿兰的美丽女子。
年纪轻轻便成了寡妇,独自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讨生活。
草原的日子,从来都不好过。
狂风肆虐会掀翻简陋的帐篷,暴雪降临,更是冰寒刺骨。
一个女人要照顾孩子,又要寻找食物和水源,很是困难。
这个时候,一位身着光明铠的唐军校尉出现了,他身姿挺拔,远高于草原人,眼神坚定而温和。
草原从来都是现实的,因为封闭的问题,几个月、几年见不到一个陌生人,需要外来血缘。
一旦遇到异性了,帐房里的单身女人那可是绝对不放过。
解放后还有过“掳走俊俏小战士”的事儿发生。
而且唐军确实又富裕又强大,跟唐朝军官一起,确实也能给女方带来大量的好处。
比如钱财,比如不被部族里的人欺负。
阿兰觉得唐军哥哥的臂膀像是高山,唐军哥哥的眼睛像星星。
一来二去,唐军哥哥就沦陷了。
阿兰也获得了三份珍贵礼物,有着唐军血统的三个孩子。
身高体质出类拔萃,比寻常草原人更健壮,更容易成活,也更有力量。
阿兰前夫朵奔篾儿干亲生的两子,别勒古讷台其后裔形成别勒古讷惕氏,属于迭列列斤氏族。
普通草原人,未进入尼伦氏族核心。
次子,不古讷台,其后裔为不古讷惕氏,同样属于迭列列斤氏族。
在草原的部落联盟中担任次要角色,也未成为后来的统治阶层。
后三子。
也就是传说中的天神之子,个个不平凡。
不忽合塔吉,其后裔形成合塔斤部,成为尼伦氏族的重要分支。
合塔斤部在铁木真统一草原前曾参与部落争霸,后被并入蒙古帝国。
不合秃撒勒只,其后裔为撒勒只兀惕部,同为尼伦氏族分支。
孛端察儿,最重要的人物,被尊为尼伦氏族的共同祖先,其后裔包括铁木真的直系家族。
孛端察儿以勇猛和智慧著称,传说中他通过征服周边部落,如札儿赤兀惕部,奠定了家族势力。他的后代繁衍出铁木真所属氏族孛儿只斤氏,成为蒙古帝国的核心家族。
一个好的基因,足以诞生一个强大部族。
当然了,如果从写实来说,一个草原女子,哪怕是一个部落首领之女,也很难接触到高级别的唐军,“金甲天神”大概率是一个巡查的低级士官。
不过传说故事,应该突出、侧重其美好的一面。
后来,随着民族概念形成,再加上现实因素,阿兰的“感光受孕”传说为尼伦氏族尤其是孛儿只斤氏赋予了“天命所归”的神圣性,成为铁木真建立帝国的重要意识形态基础。
原有事实自然发生扭曲。
也就变成了梦见了金甲天神,耀眼的天光入体,生下三个儿子。
华夏这片土地上,本来就是一家人。
农耕早于游牧,后来有些中原的华夏子民去了北方,自然而然形成了游牧部落。
沈三通在工作简报里,看到了这方面反馈,只是一笑了之。
《大圣归来》里的“阿岚”不是历史上的“阿兰祖母”,只是从历史和现实中,提取出来的艺术人物。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电影创作上,沈三通始终带着善意,歌颂的是民族团结。
如果全按照现实来说,唐军哥哥大概率直接跑路,而电影给了美好的结局。
和一些故意恶心人的玩意完全不同,也不存在冒犯。
只有本身心思不纯的人,才会受到刺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