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一切照旧 杀鸡儆猴
第621章 一切照旧 杀鸡儆猴北平行都指挥使司衙门,
已临近中午,眼看就要到吃饭时间。
段正则在衙房里来回踱步,满心疑惑。
他时不时地凑近大门缝隙,
从里面往外瞧,盯着外面人来人往的景象。
可越看,心中的疑惑就越深。
“难道是我产生幻觉了?还是说昨天根本什么都没发生?”
段正则直起腰,陷入沉思。
只因今日无论是衙门还是都司,与往常相比毫无变化,
依旧如古井无波,一片死气沉沉。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在段正则脑海中挥之不去。
“乌日根他们去了哪里?难不成真的跑了?”
直到散衙的铃声响起,段正则也没找到答案。
他在衙房里犹豫了好一会儿,
最终还是决定不出去吃,
而是拿起餐盒,
打算去食堂转转,观察一下诸位大人的反应。
兜兜转转,段正则拿着餐盒来到食堂。
不少人见他来了,纷纷露出诧异的神色,甚至有人笑着问道。
“段大人今天来食堂用餐啊。”
段正则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道:
“嗯,外面天气太冷,就不出去了。”
“是啊,才十二月就这么冷,真不知道年后得冷成啥样。”有人笑着接话。
打饭过程十分顺利。
由于他是都司的官员,餐盘里的米面肉比其他人要多一些。
但段正则的关注点并不在此。
他发现,都司的人似乎没有任何异样,
好像根本不知道隔壁府衙发生过什么事。
“乌日根到底去哪了?”这个问题再次涌上心头。
这时,掌管司务的都司佥事卫启文走了过来,一脸凝重地坐下。
他把声音压到最低,沉声问道。
“怎么还没有行动?拖得越久,匡晓飞交代得就越多。”
段正则满脸狐疑地盯着他,眉头紧皱:
“你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什么?”
卫启文脸上露出茫然,
一边看着段正则,一边端起汤碗,猛喝了一大口,嘴角还沾着一片白菜叶。
“发生什么事了?”他追问道。
段正则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感觉有些奇怪。”
卫启文点了点头,开始大口吃饭,吃得狼吞虎咽,
这副模样让段正则心里更加烦躁,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卫大人,这饭明天就吃不到了吗?”
卫启文又茫然地看了他一眼,嘿嘿一笑。
“家里穷惯了,不要钱的饭菜,不吃白不吃。”
接着,他又继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吃相十分夸张。
段正则无奈地摇了摇头,放下筷子:
“卫大人,跟你说实话吧,
昨天已经有行动了,但今天一点动静都没有。”
卫启文大口嚼着食物,抬起头,看了看周围的人,低声说道。
“赶紧吃,吃完回衙房再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嗯”
一刻钟后,两人回到段正则的衙房。
段正则把昨天的安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卫启文,
听得卫启文也是一脸难以置信。
“安排人了,却没动静?这是怎么回事?”
大概是把心里的郁闷倾诉了出来,
段正则的脸色好了一些,长舒一口气。
“这也正是我疑惑的地方。
乌日根至今生死不明,匡晓飞也是。
早上的时候,我甚至怀疑,昨天的安排只是我做的一场梦。”
“你没去问问谭大人?
他负责操练,还掌管着大宁城的城防军,
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应该是第一个知道的。”卫启文问道。
段正则眉毛一竖,猛地摇头:
“谭威和我们不是一路人,这话哪敢去问他?
况且,昨天有人看见,
他去了陆云逸的衙房,待了很久才出来,还满脸喜色!”
卫启文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这个消息他也有所耳闻。
深吸一口气,他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我觉得,乌日根死了。”
段正则心里一沉,“说说看。”
“昨晚下大雪,乌日根就算是草原人,也不敢在那样的大雪中贸然行动,那简直是找死。
而且,昨天大宁城四个城门都没有动静,他没出城。
既然没出城又找不到人,那多半是死了。”
听了卫启文的话,
段正则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他缓缓闭上眼睛,长叹一声。
“好手段好手段啊。”
见他如此,卫启文坐在一旁,若有所思。
“段兄,事情都到这份上了,我们还有退路吗?”
“退路?陆云逸才刚来几天,抓住一个匡晓飞,就把你我逼到绝境,
这明显是不给我们留余地,哪还有退路可言。”
段正则缓缓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凶狠。
“但咱们也不是好惹的,
都是在军伍中摸爬滚打过的人,谁怕谁!”
这话听起来更像是在给自己壮胆,
连一旁的卫启文都觉得这话有些底气不足,脸色微微变幻。
“段兄,要不服个软?”
他试探着问道,见段正则瞪大了眼睛,连忙补充道。
“陆云逸不过是想要你手中的屯田之权,给他便是,总好过丢官丢命。”
段正则坐直身子,怔怔地看着卫启文,眼睛微微眯起:
“你怕了?”
“我?我没怕。”
段正则没跟他争辩,自顾自地说道。
“你既然怕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屯田本就是一笔烂账,
东西交出去容易,想要收回来可就难了。
等陆云逸查来查去,发现粮田和军屯都收不回来,
他肯定会生气,到时候还会找我的麻烦。
那时,我成了一个无权无势的佥事,还不得任由他拿捏?
到了那个地步,才是真的退无可退!”
“陆云逸刚来,朝廷想必也不希望看到都司大乱,他应该会有所克制。”
不知是在给自己打气还是自我安慰,段正则又补充了一句。
“我倒是觉得,你小瞧了朝廷。
朝廷里已经风波不断,
大宁不过是关外之地,谁会费劲心思来管这里。”
卫启文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把两人吓了一跳,猛地看向门口。
只见一个高大的人影映在窗纸上,静静地站在那里。
“段大人,本官能进来吗?”陆云逸年轻的声音传来。
段正则脸色一变,“他怎么来了?”
他看向卫启文,连忙挥手:
“快,你赶紧躲起来,别让他发现你在这儿,不然解释不清了。”
卫启文脸上也闪过一丝慌乱,
慌慌张张地跑进内室,躲到了屏风后面。
这时,段正则才轻咳一声,小跑着走到门口,打开房门。
扑面而来的冷风和陆云逸年轻英俊的脸庞一同映入眼帘。
可仅仅过了两天,段正则心中已不敢再有最初的轻视,
转而变得忌惮起来,就连说话的声音都轻柔了许多。
“是陆大人啊,快请进,
您有什么事招呼一声就行,何必亲自跑一趟。”
陆云逸笑着走进来,
一眼就看到书桌上的两杯热茶,以及有些凌乱的坐垫。
他若有所思地打量着衙房,笑着说道。
“闲来无事,四处走走,
不知不觉就走到段大人这儿了,没打扰到您吧。”
“不打扰,不打扰。
陆大人刚到都司,各处衙房转转也好。
都司衙门很大,
一些吏员和主事的办公地点都比较隐蔽,藏在角落里。
下官刚来的时候,也有很多地方不熟悉.呃!”
段正则关上门转过身,
一眼看到那两杯热茶,脸色瞬间僵住。
但见陆云逸似乎并不在意,他心里才松了口气。
“段大人,您来大宁多久了?”
陆云逸站在一幅山水画前,仔细端详着,同时问道。
“回陆大人,已经五年了。”
“那时候都司还没成立,你们就来了,辛苦了。”
陆云逸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
段正则心中觉得奇怪,眉头微皱,
不明白他这话的意思,索性直接问道。
“不知陆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是这样的,本官手下抓到一个试图打探城防的小贼,
听说在城里还挺有名气,所以特来问问,
免得大水冲了龙王庙,伤了自己人。”
段正则心里一紧,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乌日根的模样。
可不知为何,听到这个消息,
他心里反倒踏实了一些。
至少,知道人去了哪里。
但下一刻,陆云逸的话又让他的心悬了起来,甚至浑身冒出冷汗。
“那人叫米斌,听说他是城内文昌街米氏的二掌柜。
如果我没记错,洪武二十年十月,
米氏曾从朝廷购买过一部分良田,就是由这米斌经手的。”
陆云逸一边笑着,一边回头,
目光落在段正则身上,仿佛有千斤重,让他僵在原地。
“怎么会?他怎么会被抓了?这这.”
段正则思绪纷乱,嘴唇紧闭,喉咙动了动。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面露尴尬。
“大人,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米氏对都司建设,可是立过大功的。”
“哦?什么功劳?侵吞田产?还是欺压百姓?
又或者是在草原人和大明百姓之间做二道贩子,两头获利?”
段正则瞳孔骤然收缩,尽管屋内有暖炉,
他却感觉自己像坠入了冰窟,浑身冰冷,呼吸都有些困难。
陆云逸对他的异常表现视而不见,
静静地在上首坐下,若有所思地问道。
“米氏和段大人有交情?”
段正则呼吸有些急促,“陆大人,要说没交情那是不可能的。
在建设大宁城和开垦田亩时,
米氏帮了很大的忙,下官也认识米斌。
只是,他向来以老实本分著称,怎么会打探都司防务呢?”
陆云逸坐在那里,神色温和。
“刚刚有人在四个城门打听昨晚城防军的调动情况,被当场抓住。
顺藤摸瓜,这才发现竟然是他。”
段正则嘴角微微抽搐,对这些人的愚蠢感到十分无奈。
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莽撞!
“不对.”
段正则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陆云逸怎么会特意跑来跟他说这事,肯定另有深意。
很快,段正则瞳孔微微放大:
“谭威!”
“谭威投靠他了?对.一定是这样,
不然他怎么会知道四方城门的动向,还这么干脆地抓人,一定是谭威打破了默契!”
想明白这一点,段正则顿时感觉如山般的压力扑面而来。
这还怎么斗?
眼前这人手握精兵,内外都有眼线,
如今连掌管大宁城防务的谭威都投靠了他,自己怎么可能斗得过?
段正则心绪难平,而躲在屏风后的卫启文更是吓得赶紧捂住嘴巴,
慌乱之中碰到了屏风,发出几声轻微的响动。
陆云逸将目光投向屏风处,好奇地问道:
“段大人还有客人在?”
“没,没有.应该是老鼠。”
段正则结结巴巴地回答。
陆云逸一脸恍然,连连点头。
“这关外的妖魔鬼怪还真不少,大冬天的还有老鼠。”
陆云逸站起身,笑容满面地看着段正则:
“段大人,既然米氏和您有些交情,
那对于米斌的处置,本官会手下留情。”
段正则一愣,随即心中涌起一丝喜悦。
在他看来,这显然是陆云逸释放的善意,甚至是不想把事情闹大的信号。
但陆云逸下一句话,却让段正则僵在了原地。
“打探防务一事,按大明律应判三族戍边。
不过考虑到大宁本就是边镇,就只处置他一人吧。
等明年开春,菜市口腰斩。”
说完,陆云逸笑着推门离开。
隐隐约约传来他的声音,
“段大人可以把门打开,让屋里的老鼠跑出来。”
段正则脸色瞬间涨得通红,
怒气冲冲地跑到房门前,用力关上门,破口大骂。
“这是挑衅,挑衅!!”
这时,一直躲在屏风后的卫启文缓缓走了出来,脸色怪异,带着几分后怕。
“段兄,这可怎么办?”
“我去找周大人,
我就不信了,这么多年同甘共苦,还比不上他来这儿折腾这几天?”
段正则丢下一句话,便急匆匆地跑了出去。
很快,他在后堂正房见到了裹着袍子看文书的周兴。
“这么急匆匆地跑来,有什么事?”
周兴头都没抬,眼睛盯着文书,顺手拿起桌上的小竹杯,喝了口茶。
“周大人,陆大人是不是太欺负人了!”
“怎么了?”
周兴抬头瞥了他一眼:“这小子惹你了?”
“那倒没有。
周大人还记得米氏吧?
他把米氏的二当家抓了,还说明年开春要将其腰斩!
这事一旦传出去,大宁城内肯定会一片哗然,
咱们好不容易维持的局面就要彻底毁了。”
周兴若有所思,连连点头。
“米氏?我记得.详细说说,他怎么就把米氏的人抓了?”
段正则把事情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最后说道。
“大人啊,大宁能有现在的局面,
是您我和城中众多商户共同努力的结果。
现在陆云逸刚来就要破坏这一切,实在是欺人太甚!”
周兴笑了起来,把身旁的袍子裹得更紧了一些。
“段大人,先别着急。
米斌既然犯了法,就不能无视大明律,
该惩处就惩处,该安抚就安抚。
陆大人刚到北平行都司,咱们总要给他点面子。”
段正则脸色一急,正要再次开口,
周兴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
“这样,段大人有什么想法,就去找陆大人沟通。
本官过些日子要去北平养病,
都司的很多事务,就交给陆大人处理了。
你啊,要和陆大人好好相处。
大家都是在关外艰难求存的人,何必互相为难呢?”
“我我.”
段正则几次欲言又止,
明明是陆云逸在为难人,怎么成了自己为难他了?
离开衙房的段正则被冷风一吹,头脑忽然清醒了许多。
看着都司内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他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
“或许朝廷和周大人,
都想改变都司现在的状况,所以才派陆云逸来。”
“这个时候,我去撞枪口,不是明明是他来找麻烦,这是.”
段正则脸色变得极为古怪,心中危机感大增。
“杀鸡儆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