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少年
玉梅坐在严禄的车上,看什么都稀奇。坐私家车与坐公交车完全是不一样的体验,她就像一个患有多动症的好奇宝宝,东摸摸西看看,对什么都好奇的不得了。严禄一边开车,一边从眼角的余光里观察玉梅的一举一动,只见玉梅大大方方的,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无知,严禄对她的好感瞬间又上了两个度。
玉梅的视线落在严禄握着方向盘的修长的双手上,只觉得说不出的帅气。平时从镇上坐中巴车到市里,那些开车的司机握着方向盘也没什么不一样啊,可她从来没有觉得人家帅。是因为开的车不一样,还是开车的人不一样?
严禄笑了笑,问玉梅:“考驾照了吗?”
“啊?哦!没有。”玉梅愣了一下,恍然大悟,说:“家里暂时还买不起车,等买车了再去学。”
严禄莞尔,这姑娘太实在了,就建议她:“你可以先考驾照,等到家里买了车不就可以直接开了?”
玉梅皱眉想了想,笑起来:“您说的好有道理呀,我竟无话可说了。”
严禄又笑了,他对玉梅的印象还不错。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那个土土的小姑娘忐忑地向路人推销玩具,明明心虚的很,偏偏要装作胸有成竹的样子,高兴与沮丧,她都表现得直白而浓烈。
严禄当时还在想,自己要是不推门问一声,她是不是就打算在他家店门口直接卖完所有的玩具了?
这才过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小姑娘已经彻底变了样。她的长辫子剪成及肩长短的碎发,刘海稀稀疏疏刚好遮过黛眉,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少了两分古灵精怪,多了三分温婉。她身上穿着宽松的薄毛线衣配宽松的灯芯绒长裤,脚上套着一双手工厚底布鞋,复古又时尚,让人眼前一亮。
严禄问玉梅,“企划书是你自己写的吗?”
玉梅没否认,“我们兄妹一起写的。”说到这个她有点害羞,企划书从头到尾都是玉兰一个人的杰作,她不过在完成以后才看过几遍,只记住了大概,所以现在也不怕严禄问。
“我们没什么经验,考虑的可能不是特别完善,您有什么建议可以说说看。”
严禄失笑,这话他怎么回?说不好,小姑娘会不会觉得伤了自尊心,说好,他又觉得自己亏心,索性直言不讳:“你们的想法挺好,但是操作可能有点问题。你们是准备先开厂还是先开店?选择开厂,那么准备设几条生产线?预算多少?准备开店,那么店铺准备开在哪里?专卖店是一家一家开,还是一次性全部铺开?这些问题你们没考虑完善。”
玉梅囧了,好吧,严禄是商场老鸟,自己这些菜鸟在人家眼里完全不够看啊。
一路上,玉梅与严禄两个人,一个有心学,一个愿意教,不知不觉这一段路就到了终点。
玉梅恋恋不舍,这短短的四十多分钟从严禄身上学到的东西,推翻了她一直以来的观念,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可以说,从这一刻起,对于有些东西,玉梅才算真正入了门。下了车,她犹豫了一下,想问什么,最终说出口就变成了:“谢谢您,下次见。”
严禄坐在车里半天没动弹,半晌,才摇头失笑,不知道自己今天为什么突然话这么多了,不过说了这么多,积在心头的郁气却消得差不多了。
他用力踩下油门,快速驶离车站,前方,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
贺世开带着陈冬儿在这不大的竹林里转悠了半天,看见有的竹笋刚刚冒出个尖角,有的已经长得有半人高了,还有的已经开始脱落笋皮抽出新芽了。
陈冬儿纳闷极了,这随处可见都是竹笋,为什么哥哥一个都不挖,反而一直在地上找来找去?看见贺世开认真的样子她觉得无聊极了,便撇开他自己去找好玩的。她看到长高的竹笋上面,有些笋皮半脱未落,顺手就给揪下来了。
贺世开转了几圈,仔细观察了周边的环境,低头思索一会儿,他重新打起精神,弯腰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一点一点地搜索。
看见地面微微凸起,周边有细网状的裂纹,贺世开唇角上扬,心说,找到你了!轻轻挥舞着小锄头顺着裂纹把泥土扒开,果然,泥土下的笋子就毫无遮挡的暴露在眼前了。
陈冬儿欢呼一声,跑过来兴奋地问:“哥,长出地面的为什么不挖非要找埋在地下的呀?”
贺世开一边轻轻地挖开笋子周边的泥土,一边回答陈冬儿的十万个为什么,“长出地面的太老了不好吃,在地底下的比较嫩适合食用。”
“那怎么知道地下有笋呢?”
“有些快长出来了,地面上会有裂纹。”
“地面有裂纹底下就一定有笋子?”
“不一定,挖开看看才知道。”
……
玉兰找过来的时候,贺世开脚边已经挖了一小堆带着黄泥的竹笋。
哟,没看出来呀,贺美人一副不识人间烟火的样子,干起农活也得心应手。玉兰毫不吝啬地朝贺世开竖起大拇指,“你真厉害!”
贺世开下巴微挑,斜睨玉兰一眼,十分傲娇。
陈冬儿在一边哇哇大叫,她刚才徒手去掰笋叶,弄得身上到处都是细绒毛,现在身上痒的要命。
玉兰只来得及跟贺世开说一句:“你自便,我带她去洗澡。”拉着陈冬儿就跑。
贺世开看看那堆竹笋,认命地叹一口气,自己回去拿了簸箕装好了捧回去。明明是很俗的一件事,他做起来却赏心悦目,让人见之忘俗。
玉兰回到家里,让李爱华帮她搬了木制澡盆放进洗浴间里,自己捧了塑料盆去装水。
家里的土灶台有两大一小三口锅,左边的锅蓄水,中间的锅炒菜,右边小一点的锅是蒸饭用的。李爱华已经开始煮饭了,蓄水的锅里水已经热了,可以直接用,省去了烧水的时间,也让陈冬儿少受一点罪。
澡盆里放满水让陈冬儿自己泡着,玉兰又去取新做好没穿过的短裤以及外面穿衣服和裤子给陈冬儿。
把一整锅热水兑着凉水都嚯嚯光了,陈冬儿终于不叫痒了。
玉兰带着穿戴好的陈冬儿走到门外,就看见贺世开站在一棵高大的香樟树下仰着45度角望着天空。
少年双手插在裤子的口袋里,阳光洒在他白净的脸上,少年双眸微微眯起,周身弥漫着安详的气息。
“世界如此喧闹,而你在人群中央遗世独立”。
玉兰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这样一句话,回过神来却觉得好笑。贺世开虽然长得脱俗,却自带人间烟火,跟遗世独立沾不上半毛钱的关系。尽管如此,然而很多年以后,玉兰还是会想起这一幕,想起这一天,澄净如蓝宝石的天,青绿的香樟树,以及,树下看风景的少年。
玉梅回家的时候就看到家里多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和一个像漫画里走出来的绝美少年。看到玉兰与小姑娘站在一起,玉梅就猜到小姑娘是贺晓霜的宝贝女儿了,至于那个少年,玉梅又多看了他一眼,问玉兰:“客人?”
玉兰点点头,介绍说:“冬儿的表哥,放假上来玩儿的。”
玉梅和两个小客人打了招呼,问玉兰:“昨天电话里没说清楚,今天家里有人来安装电话,我就回来一趟了,刚好有事情跟你说。”
玉梅说话并没有避开贺世开与陈冬儿两人,陈冬儿听见了也没反应,贺世开却是个人精,心里就起了疑。看姐妹俩说话的语气,似乎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而且姐姐完全没有把妹妹当成小孩子的意识啊。他朝胖丫头看了一眼,心里不知想些什么。
玉兰被他这一眼瞟得心里漏跳一拍,赶紧制止阿姐继续往下说。她问贺世开:“离吃饭还要一点时间,你们事想看书还是想去玩?想看书我哥哥房间里有很多书,想去玩可以去爬山,这个季节山上可以采蕨菜还有野笋。”
陈冬儿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刚才掰竹笋壳子弄得她吃了苦头,这会说什么也不出去了,贺世开在陌生人面前一向寡言少语,说了一个书字,就不吭声了。
玉兰带贺世开到玉书房间里看书。陈冬儿不爱看书就留在客厅里和小玉竹一起看电视。
李爱华看见玉梅回来,不冷不热地说了句:“回来了?”就不说话了,玉兰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阿娘有时候也像个孩子啊,但愿等会儿不要又跟阿姐吵起来了。
事实证明,她真的没有想多。
玉梅本来心中有气,又看到老娘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火气又增三分。玉兰赶紧拉了玉梅就走,家里还有客人呢,吵起来让人看笑话,而且她还有事情跟阿姐说,不希望阿姐盛怒之下失去应有的判断力。
玉兰说:“阿姐,贺姨让你有空去找她一趟,她想跟你谈谈投资咱们服装厂的事。”
玉梅点点头,说:“我也猜到了,你昨天电话里语焉不详的,我觉得有些话还是当面说比较好,所以今天才特地回来一趟。”
玉兰笑嘻嘻地说:“咱们是心有灵犀。厂里怎么样了?”
玉梅伸出食指点在玉兰眉心,嗔了一句:“你呀!小小年纪操心那么多干什么,有我和大哥呢。厂里很好,流程也是按照你之前定的,暂时都没有问题。现在订单很多,我觉得照这个趋势下去,年底咱们就可以把那些欠的钱还掉了。”
玉兰想了想,说:“阿姐,你和哥哥商量一下,每个月从利润里面提出10%的资金带回来给爹娘,让爹娘把那些散碎的欠款先还掉。咱们清一家是一家,不要等到年底让人家上门要了。”
玉梅为难了,“每次钱收进来转手又买材料付工资了,剩下的我没敢动呀,怕周转要用。”
玉兰失笑,“挤一挤就行了,10%还不至于影响什么。咱们家现在开了厂,说酸话的人一大堆,都盯着咱们家呢。虽然说是说到年底一起还,但是既然早晚要还,那就赶早不赶晚了。省的我们兄妹不在家又有人上门逼迫爹娘。”
玉梅同意了,又说起严禄的提议,玉兰顿时皱眉了。她当时只考虑了贺晓霜,并不知道阿姐还把企划书给了别人。此时听见玉梅说起,顿时觉得头都大了。
她问玉梅:“那他有没有说同意和我们合作?准备以什么形式与我们合伙?”
玉梅摇摇头,“我们还没谈到合作这一步,我跟他说等我回去以后再约时间细谈。”
玉兰放心了,说:“我想先见一见这个人再说。贺姨那边,只要要求不过分都可以答应。”
玉兰隐隐觉得贺晓霜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女儿了,一直很用心的教导自己。倘若她是个懵懂稚儿也就罢了,可是她身体里住着成年的灵魂,贺晓霜教她手艺,教她为人处世,教她明辨是非,她统统都领悟并受益。玉兰觉得,不管她有什么目的,她对自己的这份恩情,值得终身铭记。
至于另外一个合伙人可有可无,她必须看看人品再决定接不接受。
“行,我知道了。我约好了时间提前一天回来接你。”
吃午饭的时候,玉兰还担心贺世开与陈冬儿吃不惯,毕竟比起陈冬儿家的伙食,自家的伙食真的粗糙很多。但是看两人吃得津津有味没有半点勉强的样子,玉兰顿时觉得自己的话多余了。
饭后没多久,装电话的人就来了。玉兰跟着贺世开陈冬儿一起在外面看热闹,她担心阿姐与阿娘吵起来,一直不停地回头看里屋的方向。
贺世开不知道何时站在她身边,看见她心神不属的样子,就轻声说了一句:“不放心就去看看吧。这里有我。”他站得离玉兰很近,玉兰鼻端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传来的熟悉的皂角香气。
玉兰屏息静气,半晌答了一声:“谢谢。”火急火燎地跑回屋里去了。
里屋里母女俩之间的气氛委实不算友好,虽然算不上剑拔弩张,但也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