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决赛现场
第172章 决赛现场在旭日科技的办公室里,刘云飞将那份报告交给李旭。
李旭默默看了一阵子,随后点了点头,说:“目前有哪些人知道?”
刘云飞沉思了一下,说:“除了我,只有叶睿达。”
李旭点了点头,说:“先不要声张出去,把这份报告再好好整理一下。”
刘云飞迟疑了一下,问:“要怎么做?”
李旭目光中有隐隐的光芒闪烁,说:“等最终的路演结束以后,我会处理的。”
刘云飞给他的报告并没有打乱原本的节奏,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重点还是聚焦在决赛的路演上了。
决赛的路演只是短短的三个小时,而这三个小时却要以他们整整半年的运营作为基础。换而言之,所有的努力要在这三个小时内予以展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李旭却做得十分积极。很难形容李旭如今的心境,这段时间他常常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默默整理着运营的数据。演讲稿子改了又改,演示的形式和切入点也是如此。
当然,忙碌的人也不仅仅是李旭一个。其他人同样为了最终的目标,按照各自的分工,将手上的事情一件件做好。
唐悄凝已经想办法把他们学校智慧校园方案项目的建设也给谈下来了。下一步,如果在创意大赛上能够获得足够的投资,就可以直接动工了。
刘云飞在那天递交了报告之后,更是不敢再有丝毫的懈怠,每天严密监控着服务器和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不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出什么差错。
9月,对于李旭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天。
放学时分,清北大学里,新生们正用懵懂的眼神好奇地打量着这所校园里的一切。他们满怀憧憬,幻想着接下来4年时光,能在这所高校里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每个人都有理由如此幻想,毕竟这是清北大学,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
相比之下,前来迎新的学长学姐们,眼神已经变得沉静了不少。他们看着这些新生,或许也想起了曾经初入校园的自己。
学校里所有事物井然有序。校园卡服务中心给这一届的新生直接发放了智慧校园的通行证。门口的指示牌上,是配套app的使用方法。
学生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很快就熟悉了校园卡的使用方法。借书、吃饭、门禁以及奇妙的社交匹配信用分功能,都让这些刚刚进入清北大学的天之骄子们感到惊讶。他们不禁感叹,不愧是清北大学,哪怕是一张校园卡,也比自己高中时候用的高级这么多。
而这张校园卡的创造者李旭,此时已经坐上了前往会场的车子。
……
今天并不是决赛的日子,但是今天比决赛更加令人紧张。
因为今天要从8个进入决赛的项目当中,宣布最终可以参加决赛路演的项目。
坐在保姆车上,薛雪忍不住吐槽道:“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环节啊?弄得人紧张兮兮的,直接发邮件告诉我们一声不就行了。”
她向来很不喜欢这种揭晓谜底的环节,如果上了还好,万一没有上,真是让人难过。
雷饮冰在一旁,没好气地说:“毕竟咱们这一次的创业大赛要登上《赢在华国》节目,不弄点噱头出来,怎么可能?”
刘云飞看了一阵子赛事组委会发过来的通知,皱着眉头说了一句:“听组委会的意思,如果不达标的话,很有可能一个能上的项目都没有了。”按照这份通知上的内容的确是这个意思。
他们提交了前期的所有运营数据。组委会根据他们运营的情况,会对这个项目进行一个初步的评判,只有符合标准的才能够晋升最终的商业路演。
夏晓禾想了想说:“但是不管怎么说,肯定至少得有一两个项目能晋升吧,不然的话这个创业大赛不就黄了吗?”
李旭却是摇了摇头说:“能够进入决赛的项目都是有投资潜力的,他们这里评价的标准不过是这个项目的成长空间。有一些项目回报率是很高的,只是它的上限不算高,很有可能就会在这个环节当中被卡住了,进入不了最终的商业路演,但是还是能够从资金池里面分走一部分投资资金。”
顿了一下,李旭笑着说:“大家不要紧张,我们的项目市场广阔,而且运营的数据也很好,大家放心,我们肯定能够到最终路演的舞台上去的!”
……
国家会议中心主厅。
李旭作为参赛代表,可以坐在参赛代表队伍的区域,而且是在第一排。除了他以外还可以带一个人。
李旭在小伙伴们中扫视了一圈,说:“到时候还需要有一个人跟我坐在前面……”他话还没有说完,唐悄凝就积极地举起了手,说:“我吧我吧,我可以假装当你的秘书。”唐悄凝脑补着让李旭在参赛队伍当中出风头的场景。
安朵朵却是淡定地摇了摇头说:“还是我去吧,内部管理的事情我最清楚了。”
就在这时,夏晓禾也举起了手。李旭的目光从他们三人脸上掠过,直接望向了叶睿达。
“你们都不用争了,待会儿叶睿达跟我坐前边,其他人都坐在后边。”
他望着叶睿达说,“今天其实没有什么,只是宣布一个明天的路演结果,主要是明天。明天的商业路演一共有三个环节,第一个展示环节就不说了,主要还是第二个环节攻辩环节,和第三个资本模拟谈判环节,这两个环节,我可能需要你的帮助。”
叶睿达点了点头:“我没有问题。”
此时工作人员过来做最后的设备调试,对李旭说:“麻烦让你们的技术人员再过去一下,跟我们一起检查一下数据传输有没有问题?”
李旭点了点头,随后望向刘云飞和雷饮冰,两人会意,一同起身跟着工作人员去了后台。
距离大会开始还有半个小时,而此时台上的屏幕已经显示出了各个参赛队伍项目的运营情况。
为了让这一次的比赛更加直观,也更有看点,在赛事组委会的要求下,每个参赛队伍都需要设计一个界面,将运营的情况实时传输、可视化地展示。具体的ui界面是由各支参赛队伍自行设计的,核心原则就是尽可能地展示出项目的优势,打动观众和评委。
随后李旭和叶睿达便前往了前面的参赛代表席位。
不远处,便是评委席,此时还没有一个评委到位,但是李旭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评委席大概的人员构成。诸如红杉资本、腾讯资本、首都国资这些pe机构都在其中,除此之外还有几所名校的席位,也包括了他们清北大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身为名校学子在参加这个创业大赛时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李旭倒是不担心会有人提前贿赂评委,而让比赛变得不公平。毕竟这跟之前的科技竞赛可不同,拿了奖是涉及到真金白银的投资。暂且不谈这些评委们都是身家雄厚的老板,选手的贿赂也比不上人家实实在在投资的收益提成高啊。
再往后看,除了各个参赛队伍团队的成员以外,观众席还有不少高校代表、投资机构以及媒体人,而节目是由财经频道全程直播的。李旭也是第一次登上一个这么高的舞台,说不兴奋是不可能的。
他扫视了一圈,此时前排的参赛代表席位还只有他跟叶睿达过来了。就在这般想着的时候,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后面走过来,看到对方李旭顿时愣了一下。
对方看到李旭的时候也愣了一下子,脱口而出:“你怎么在这里?”
李旭回过神来笑了笑说:“我也很意外,能够在这里看到你呢。”
跟他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叶瑾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相亲对象。而在叶瑾和的旁边还有一个身材高大的男性,他戴着无框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
见李旭和叶瑾和打了招呼,那男性笑了笑:“你们认识?”
叶瑾和这才回过神来,只是点了点头,轻描淡写地说:“一面之缘。”
站在叶瑾和旁边的人是张野,张野并没有对李旭和叶瑾和认识这件事产生多大的兴趣。他只是关注着看了看李旭面前的坐牌,表情有一些玩味起来,说:“你就是智慧校园方案的创始人李旭?没想到竟然这么年轻。”
而后叶瑾和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就挨着李旭。他面前的坐牌上写的是,通火科技。
李旭一下子便反应过来了,对面的这个人应该就是那位通火科技的创始人张野,东海大学的博士。他们的项目是基于智慧停车而设计出来的智慧交通项目。
因为毕竟是比赛,李旭自然也会去了解一下对手项目的情况。通火科技的这个项目,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超前的,但是试图将全市的停车资源整合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不得不说,如果真被他搞成了,这个项目对他的威胁是很大的,不管是从市场的体量上还是投入产出的比例都极为可观。
李旭脑袋里想着通火科技的一些信息,眼神自然便忽视了旁边的叶瑾和,而叶瑾和却一直都在看李旭她他脑子里自然是有一些懵的,之前设想过李旭很优秀,毕竟是清北大学的,但还是没有想到李旭竟然优秀到了这种程度。
她的父亲介绍李旭跟他见面的时候只是说一个企业老总的儿子,在清北大学读书,不管是家庭还是他自己的条件都很好。
在见到李旭之前也构想过可能的轮廓,在她看来考上清北大学的大多数是学霸,而学霸的世界往往不是学渣可以理解的,这么说显得比较委婉,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怪异,格格不入。哪怕她的东海大学也不差,但是在见到李旭之后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这是一个情商也很高的男生,是自己可以理解的那种人。只是可惜对方一看便是对自己丝毫不感兴趣。
而此时,叶瑾和默默看着李旭,却发现对方眼里丝毫没有自己,莫名的心头产生了一种难以形容的烦躁。又想到李旭在那天说的那句话:“你的确不是一个很难降服的女生。”
她深吸了一口气。
李旭笑了笑对张野说:“我也没有想到,张总竟然是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人。”
张野眉梢挑了挑,“哦,对我的印象是因为我的名字吗?”
李旭点了点头说:“有一些先入为主了。”
张野拉开座位坐下,一面说:“李旭兄弟喜欢以名看人?”
李旭摇了摇头说:“不然为什么会有人说见名如见人呢?”
两人随意寒暄了几句,直接无视了旁边的叶瑾和,仿佛她不存在一般。
这时叶瑾和插了一句嘴,对张野说:“张总,攻辩的时候好像是可以两个人一起上台的。”
张野点了点头:“到时候我们俩一起上去。”
李旭没有吭声。
而叶瑾和又似是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不过我们也未必需要进入攻辩环节。”
顿了顿,叶瑾和大有深意地说:“未必会有对手同进入商业路演。”
张野愣了一下子,他感觉今天的叶瑾和和平时有一些不太一样,似乎多了几分杀气。这话放在这里明显有一些挑衅李旭的味道。
但是张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起来,嘴上却笑着说:“别这么说,我们的对手都很强呢。”
李旭没有将这句话放在心上,笑而不语,转头和叶睿达聊起了其他的事情。
没过多久,大会便正式开始了。
主持人走上台,经过一段长长的开场白,终于进入了正式的环节。
他拿着话筒说:“经过大半年的比赛,一共有8个项目杀入到了我们的决赛环节。
“但是真正能够进入明天的最终路演,却需要满足,至少能够达到5000万投资价值的标准。”
“也就是说进入明天的商业路演,至少都可以获得5000万的投资金。”
“至于能够从我们的投资资金池当中,瓜分走多少金额就要看明天的表现了。”
“而今天,我们将公布每支参赛队伍的项目在我们各大投资机构的价值评估。”
“首先是,来自锦川大学的语音匹配聊天app项目。”
在主持人介绍的时候,背后的屏幕上便出现了这个项目的实时运营界面。锦川大学团队设计的这个app,以其新颖的语音匹配模式为主要商业卖点,他们展示的ui界面则是实时显示着目前在线的用户人数,广告投放的流量等等数据,能够直观地看出来这个项目的活力。
主持人则拿着提示卡念着评估团队事先提交的介绍词,说:“对于这个项目,来自腾讯资本的赵总如此评价。”
“这一语音匹配交友项目展现了大胆的创新基因。”
“它跳脱了当时社交软件‘颜值至上’的固化逻辑,试图用声音作为情感传递的媒介,切入了一个尚未被过度开发的细分市场。”
“声音的私密性和真实感为内向用户提供了更舒适的社交入口,也暗合了未来智能硬件交互的潜在风口。”
“团队对差异化赛道的嗅觉值得肯定,项目具备快速卡位的战略价值。”
“不过,其风险同样尖锐,移动网络资费高、手机麦克风硬件性能参差的年代,语音交互的流畅体验难以保障。”
“除此之外,依赖会员订阅或虚拟礼物变现的路径尚未被验证,而语音内容审核的合规成本也未被充分预估。”
“综合考量,该项目可以获得500万元的投资估值!”
在主持人宣布之后,现场响起了一阵掌声。
无论如何,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了。
因为相比于李旭他们的智慧校园方案是软件和硬件相结合,还需要打通各种非商业壁垒,只是一款app无论是投入的成本也好,还是技术难度都远远不如,能够获得这样的投资评估已经不错了。
只是,李旭可以看到,坐在不远处的锦川大学团队代表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失落,毕竟这个数字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进入明天的商业路演了。
而后坐在评委席上的腾讯代表对着话筒说:“这个项目是我亲自审核的项目,根据我们会议讨论决定……”
“本资金将由腾讯资本领头,重点投向算法优化和种子用户社群运营。”
“我们希望看到的效果是通过小规模闭环测试快速迭代产品,接下来三个月内如果核心用户日均语音交互时长突破15分钟、匹配满意度超60%,则可追加资源扩大规模。”
李旭在台下沉默不语,他很清楚,这份投资估值也不是最终确定的数额,因为下一步涉及到投资的时候还需要详细地讨论股权占比的问题以及其他的合作细节,比如投资方对于项目的干涉程度等等。
第一个项目结果公布,无疑让现场的氛围变得更加紧张起来,只是李旭丝毫不担心。按照第一个项目的价值评估,李旭心里默默估计着自己的项目不管哪种方式来测算,绝对都能达到5000万的标准。
只是,自己的对手会是谁呢?
而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坐在自己旁边的张野了。
李旭微微侧头,发现叶瑾和也在看着自己。
李旭礼貌地笑了笑。
叶瑾和却轻声地低喃了一句:“你确定你真的能降服我吗?”
这话顿时让李旭微微一愣,他眨了眨眼睛。
叶瑾和轻飘飘地看了他一眼,目光有几分锐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