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其他小说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565章 访问镭学研究所!华夏精英们!演讲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65章 访问镭学研究所!华夏精英们!演讲

    第565章 访问镭学研究所!华夏精英们!演讲开始!物理学三大神兽!
    法国巴黎,镭学研究所。
    这座位于塞纳河边的普通两层小楼,却是当今世界放射性研究的中心之一。
    所里具有目前世界上最强的放射源,比如镭、钍等。
    在粒子加速器没有发展成熟之前,天然放射性元素是核物理唯一的研究手段。
    各种轰击实验,只能靠这些天然放射性元素发射出的射线来实现。
    因此,哪个研究所的放射性元素最多,它的实力就最牛逼。
    居里夫人作为镭的发现者,她在放射学的地位无人能比,甚至经常能收到政府和个人的赠送。
    所以,很多有志于放射学研究的年轻人,首选地方就是镭学研究所。
    不过,等到后来加速器面世后,情况就变了。
    谁家的加速器最大,谁的实力就最牛逼.
    7月21日,早上。
    李奇维刚到巴黎的第一站,就选择来看望居里夫人。
    他的到来让镭学研究所热闹非凡。
    居里夫人以所长的身份,带着伊蕾娜、约里奥等一批研究人员和学生,在门口迎接。
    团锦簇,欢声笑语!
    今年已经57岁的居里夫人,面色略微苍白,银发盘髻在脑后。
    她戴着一副老眼镜,褐色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见到李奇维,她显得极为开心和激动,脸上逐渐有了红润。
    “布鲁斯,欢迎你的到来。”
    李奇维看见居里夫人的白发,不由得心中感慨。
    二十多年前那个风姿绰约的美妇人,如今也开始走向暮年了。
    不过,他在居里夫人的脸上看不见任何悲伤和失落,对方反而像年轻人一样充满热情。
    李奇维微微一笑,如沐春风。
    他伸出手,绅士地说道:
    “早上好,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同样伸出右手,二人相视一笑。
    一旁的伊蕾娜兴奋地抢着说道:
    “教授,你终于来了!”
    “嘿嘿。”
    她穿着白色的工作服,一头金黄色的头发,显得光彩夺目。
    李奇维摸摸她的头,打趣道:
    “我来检查你的工作了。”
    “博士毕业后是不是懈怠了?”
    “怎么最近没看见你发论文啊?”
    伊蕾娜立刻蔫了,她撒娇道:
    “怎么可能嘛。”
    “我一直都在努力地做实验。”
    李奇维笑道:
    “你的性格我是清楚的。”
    “得让你母亲严厉指导你。”
    众人皆是一笑。
    这时,李奇维为居里夫人介绍道:
    “这是我的两个儿子,李承道,李承德。”
    居里夫人立刻惊喜万分。
    “哦!布鲁斯!他们俩长的可真像你。”
    李承道兄弟二人上前尊敬地说道:
    “夫人,能够见到您实在太荣幸了。”
    居里夫人看着两个帅气的小伙子,笑的很开心。
    忽然,她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古怪的想法。
    “艾芙她或许”
    在大家的簇拥下,居里夫人带着李奇维等人进入研究所。
    今年正好是镭学研究所成立十周年。
    居里夫人便以此为契机,在所内举办了一场小型的欢迎会兼庆祝会。
    房间内,李奇维和居里夫人相对而坐,众人分散周围,热闹非凡。
    如今的镭学研究所内,单单青年学者就有三十多人。
    他们来自法国、德国、波兰、印度、华夏等各个国家。
    这些国籍和语言截然不同的年轻人们,在这座二层的小楼里,过着充实而浪漫的研究生活。
    二人就研究所的发展和建设等内容畅聊起来。
    居里夫人依然保持着科研敏感性,她认为加速器的发展对核物理有重大影响。
    “卡文迪许实验室这次又走在了放射学的前列。”
    “加速器的出现,让实验物理学家可以摆脱对材料的束缚。”
    李奇维说道:
    “没错,我也是这个观点。”
    “接下来一定会出现核物理研究的爆发期。”
    众人闻言,顿时两眼放光,呼吸急促。
    那岂不是说他们的春天就要来了?
    真实历史上,伊蕾娜很快就会接过她母亲手中的大旗,让研究所成为核物理的圣地之一。
    接着,二人又聊到人才培养方面的话题。
    这时,居里夫人笑着说道:
    “布鲁斯,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你肯定感兴趣。”
    她朝着人群中一个年轻人说道:
    “郑,请你过来。”
    顿时,一个脸型稍宽,带着眼镜,看起来很憨厚的男生走了过来。
    他脸上激动的表情根本控制不住。
    居里夫人笑着说道:
    “布鲁斯,郑是所里唯一的华夏留学生。”
    “同时,他也是我招收的第一个华夏学生。”
    “他既聪明又刻苦,就和你一样。”
    李奇维听后,脸上笑容更甚。
    他朝着那个年轻人看过去,用汉语猜测地说道:
    “你叫郑大章吧?”
    哗!
    郑大章顿时满脸不可思议!
    李教授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这怎么可能?
    虽然他很受居里夫人器重,那也不至于那么有名吧。
    李奇维看出他的不解,笑着说道:
    “我来之前,我的秘书就把在华夏在巴黎的留学生情况整理好了。”
    “我对其中几个人很有印象,你是一个。”
    郑大章顿时受宠若惊。
    同时,他的内心还涌出一股暖流。
    李教授日理万机,竟然还如此关注他们这些留学生。
    在巴黎的很多华夏留学生,他们都喜欢勤工俭学。(咳咳,此时法国的勤工俭学群体,不能细说哈)
    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通过李教授的公司和人脉获得的。
    这让学生们既有了尊严,又能安心地学习知识。
    因此,所有人都无比感激李教授。
    郑大章同样用汉语真诚地说道:
    “李教授,感谢您对我们华夏留学生群体的帮助。”
    李奇维点点头。
    真实历史上,郑大章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第一个华夏学生,也是她唯一亲授放射化学博士学位的华夏学生。
    (几年后,居里夫人还为华夏培养了唯一一位物理学博士:施士元。他教过的一个本科学生是吴剑雄。)
    因此,他非常受到居里夫人的欣赏和器重。
    居里夫人手把手教他做实验,写论文,为他申请奖学金等。
    郑大章也不负所望,博士期间发表了好几篇重磅论文,以“最优等”的成绩通过了博士答辩。
    当时,居里夫人非常想让郑大章留在所里工作。
    可是,郑大章谢绝了居里夫人的好意,毅然地踏上归国之路,为国效力!
    他刚回国,就接手了国内的镭学研究所的工作,开启了国内的放射化学研究领域,培养了很多人才。
    此外,他还利用所学的知识,发明“水法找矿”,为国家寻找铀矿。
    所谓的水法找矿,是郑大章研究资料时发现,有些大型铀矿附近的温泉内,通常会含有很多的氡元素。
    为此,他特意搜集我国各地著名的温泉水,测定其中氡元素的含量,从而提高找到真正铀矿的概率。
    期间,郑大章曾被樱国监视和软禁,甚至蛊惑他当任伪政府的教育部长。
    但是郑大章坚决不从,宁死不合作。
    所以,此刻李奇维才会对郑大章另眼看待。
    这是一位有骨气有担当的科学家!
    而且,对方寻找铀矿的能力实在太重要了,需要好好保护。
    周围不少学生,都非常羡慕地看着郑大章。
    “他被布鲁斯教授如此看重,未来简直不可限量。”
    “估计很快就能成为真正的物理学家吧。”
    郑大章听着这些窃窃私语声,心中非常骄傲,同时,他也暗中鞭策自己,一定不能让李教授失望。
    二人接着又聊了一会工作和生活情况后,郑大章就退下了。
    反正接下来李教授还会在巴黎留几天,他有充足的时间聆听教诲。
    欢迎会持续了足足三个小时,最后在众人意犹未尽的掌声中结束。
    李奇维勉励所里的年轻人们:
    “这个时代是科学家最好的时代!”
    “未来可期!”
    ——
    7月22日。
    李奇维准时来到巴黎大学。
    郎之万、德布罗意等物理大佬早已等候多时。
    在他们身后,则是此次参加物理奥赛的选手们。
    第三届物理奥赛的举办地点,正是在巴黎大学。
    因此,所有奥赛选手就住在学校的周围,来去很方便。
    今年听完演讲后,后天就正式开赛了。
    众人全都表现的非常兴奋。
    能在赛前聆听布鲁斯教授的演讲,或许解题目时就能突然灵感大爆发。
    郎之万知道李奇维先去的镭学研究所。
    不过,他没有提及此事,更没有问她怎么样了。
    十多年的时间,足以把任何情绪都淡化了。
    “布鲁斯教授,我真是太感谢你的到来了!”
    李奇维笑道:
    “我可不是为你郎之万而来,我是为了你身后的小伙子们。”
    众人皆是会心一笑。
    德布罗意上前说道:
    “布鲁斯教授,您在德国的演讲实在太震撼人心了。”
    所有人点头认同。
    不管是量子真空涨落,还是布鲁斯方程以及由它预言出的反物质,无一不是在挑战物理学的极限。
    很快,一番商业互吹之后,李奇维在众人的簇拥下,前往本次演讲的会场。
    今天的演讲主要是为了参加奥赛的选手们准备。
    因此,会场不大,师生一共一百多人。
    为了加深交流,众人都是随意找个座位,没有按照国家划分坐在一起。
    中间某处,汪德昭看着自己旁边的人,主动笑着说道:
    “你好,我叫汪德昭,来自华夏。”
    “之前好像没有见过你。”
    年轻人回应道:
    “你好,我叫奥本海默。”
    “我们美国代表团来的时候,在大西洋上遇到了罕见的风暴,所以时间迟了点。”
    汪德昭点点头,心中非常感慨。
    物理奥赛的吸引力果然太大了。
    不少人甚至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参加。
    他自己也是,漂洋过海,从亚洲来到万里之遥的欧洲。
    不过,汪德昭觉得自己比奥本海默要幸运。
    李教授的影响力让他们华夏代表团受到了最好的礼遇。
    这要是放在十几年前简直不敢想象。
    汪德昭还记得布鲁斯教授拉着他的手,对他嘘寒问暖的情景。
    “李教授太关心我们了。”
    真实历史上,汪德昭是华夏著名的水声学家。
    在早期,汪德昭的研究领域很杂,而且都偏向工业领域。
    比如他利用β射线来控制纸张生产、药模生产的厚度。
    他还为法国原子能机构设计了超敏度静电计和超微量天平,用于原子弹的研发。
    后来,在祖国的需要下,他毅然肩负起国防水声的重任,建立水下万里长城-反潜预警体系。
    此外,汪德昭的弟弟汪德熙,是华夏著名的核工业化工专家,是华夏核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
    他的哥哥汪德耀,是华夏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他们兄弟三人在当时都是热血爱国青年,为了祖国,远赴重洋学习科学知识,然后回国建设。
    李奇维在和汪德昭聊到汪德耀时,突然想到,算算时间,大名鼎鼎的青霉素就快要出现了。
    不过这一世,这个堪称“绝世神药”的东西,必须掌握在华夏手中!
    “看来,要提前培养一批生物学家了。”
    奥本海默看起来有点高冷,话也不多。
    他在和汪德昭闲聊几句后,便静静地坐着,等待着演讲开始。
    汪德昭不以为意,只是觉得这家伙有点神秘。
    很快,他的目光和其余人一起,聚焦在演讲台上。
    那道身影才是所有人最关心的存在。
    李奇维看着台下众人期待的表情,微微一笑。
    “物理奥赛已经举办到第三届了。”
    “数学奥赛、化学奥赛、生物奥赛等科目也在陆续举办。”
    “你们为了取得好成绩,经过了专业枯燥的训练,很辛苦。”
    “所以,我今天准备讲点有趣的话题,放松你们的思想。”
    “我希望你们能明白,物理不是书本中各种死记硬背的符号,而是人类想象力的结晶。”
    “在某些情况下,敢想比会做更重要!”
    “我之前在德国的演讲,被人誉为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但在我之前,先贤们提出了同样精彩绝伦的猜想。”
    “甚至有些猜想,直到今天,我们也解决不了。”
    “我想跟你们聊聊物理学三大神兽的故事。”
    哗!
    众人震撼!
    三大神兽?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