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圈地运动
第323章 圈地运动正值隆冬,地面铺满白雪,天空灰沉沉的,鹅毛大雪刚刚平息,天空中偶尔还会落下一些雪粒。
驿道被白雪覆盖,目之所及皆为连绵不断的矮山,路边的石碑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一支骑队出现在道路上,高大的马匹在雪层上迈动着步伐,口鼻中吐出阵阵白雾,几匹骡子跟在后方,背上驮着大包小包的补给品。
骑手们全都穿着厚重的御寒衣物,外面是毛皮,里面则是衣,有些人的外衣十分华丽,有些人则相对朴素。
东罗马帝国的手工业振兴从许多年前便已经开始,首先得到大力支持的便是各种纺织业,这种商品需求量巨大,根本不愁卖,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
二十年来,东罗马帝国的几个纺织业中心不断繁荣,产量连年提高,丝绸,羊毛,皮革,,亚麻……从生产到加工,带动了一大批产业,养活了一大批人口。
由于东罗马帝国拥有全欧洲最好的丝绸产地之一,并且几乎垄断了欧洲人所能触碰到的全部产地,产自东罗马帝国的中高端纺织品迅速风靡地中海世界,并逐渐渗透到地中海之外,成为不少西非黑人贵族的最爱,走向半个地球。
不知为何,黑人明明生存在热带地区,但就是对洁白的布非常喜爱,有些酋长甚至把布当工艺品和奢侈品。
“大人,路碑!”
骑队中,一名骑手高兴地喊了起来。
东罗马帝国的交通驿站系统沟通整个帝国,在皇帝的指示下,每隔一段距离,驿道旁都会设置路碑,用以表明方位。
在这种人迹罕至的大山里,看见路碑便意味着找到了文明。
“去看看!”
中年队长指示道。
骑手跳下马,跑到石碑前,擦拭积雪,阅读着上面的文字。
石碑上共写有两种文字,分别是希腊文和拉丁文,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的两种官方文字。
“这里是品都斯大道的一条三级岔路,我们现在位于迈措翁小镇和迈泰奥拉修道院的中间。”
骑手念叨着石碑上的里程数据,默默估算着。
“还有三个小时即可抵达迈措翁,足够了!”
“嗯,回来吧,我们继续赶路,日落之前必须抵达迈措翁!”
中年队长点点头,摘下帽子,拍了拍上面的积雪。
“这鬼地方,真是寒冷!”
中年队长抱怨道。
“简直比我的家乡还要冷!”
这里位于色萨利大区西北部,处于品都斯山脉中,历来便是偏远之地,气候不佳,海拔太高,冬季寒冷而漫长。
“呵呵,瓦连京大人,如果我没猜错,您应该是罗斯人吧?”
老向导笑眯眯地看着他。
“是啊,不过我很小就去随父母保加利亚了,是在布尔加斯长大的。”
瓦连京撇了撇嘴。
“布尔加斯可比这里好了太多。”
瓦连京的确是迁移到保加利亚的罗斯人,因为会希腊语,加上身高体壮,在保加利亚战争结束后担任瓦尔纳城的皇家骑警分队长,在任上将不少流寇窝点连根拔起,因功升迁,升任色萨利大区品都斯行政区的皇家骑警总队长。
“布尔加斯位于黑海岸边,有暖流,当然比这里好。”
骑队中,另一位瘦小的年轻人瑟缩着身子,开口说道。
“而且这里太高了,自然寒冷。”
“不愧是考试考出来的官员,就是不太一样啊!”
瓦连京促狭地看着冻成一团的瘦弱年轻人。
“来之前,我就告诉过你,必须穿毛,你偏不听,非得穿丝绸。”
“这可是皇家纺织厂的东西。”
年轻人小声抱怨道。
“你知道这东西多贵吗……”
“行了,卡尔菲斯,还能不能继续走?”
瓦连京有些不耐烦了,皱起眉头。
“你已经被分到品都斯政务局了,以后,这样的跋涉还会有很多。”
“我们还有三个村镇要跑,你要是受不了,尽早辞职,回你的老家帖撒罗尼迦享受海滩去。”
“呵呵,大人,您要是不嫌弃,我的毛驴上还有一件皮衣,要不先穿上御寒?”
老向导看向卡尔菲斯,从包袱中取出一件旧皮衣,一看就是山民们自己缝制的。
“好!那就多谢您了!”
卡尔菲斯大喜,也顾不上什么体面,接过皮衣,裹在身上。
想了想,卡尔菲斯从马鞍包中掏出一个华丽的木盒,塞给老向导。
“皇家烟卷厂的,罗马牌,好东西,您平时可以拿来解乏!”
老向导连连推辞,但架不住卡尔菲斯一直坚持,最终还是收下了,喜滋滋地揣在怀里。
瓦连京哼了一声,摇摇头。
马队继续行进,雪粒也渐渐停了,太阳挤破云层,露出半边侧脸,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卡尔菲斯走在老向导身边,不再寒冷的他开始活跃起来,问这问那。
“老先生,您家几口人?”
“七口人,大儿子已经结婚了,三个小的还跟我住。”
老向导回答道。
“七口人?生活还好吗?”
卡尔菲斯有些惊讶。
“唉,比以前好多了,至少陛下不怎么收税,我平时种些地,养几只羊,农闲时去捕鱼,卖到南边的修道院去。”
老向导沧桑的脸上绽开一丝笑意。
“但是山里的条件肯定没法跟城里比,我大儿子曾经去过拉里萨,回来后赞不绝口。”
“现在你们都种些什么?”
卡尔菲斯问道。
“主要还是小麦,但最近几年太冷了,种玉米,土豆和黑麦的人变多了。”
老向导回忆道。
“我们那里太偏僻,税官每年就来两次,来得最多的是修士和农官,修士会给我们治病,农官则把新作物和新牲畜介绍给我们,让我们种。”
“那个波尔山羊,比我们之前养的羊好多了,又能生又能长肉,现在每逢节日,大家都能吃上肉。”
老向导笑呵呵地说。
“还有玉米和土豆,这些东西可以在山地种,好多原本不能种小麦的地方现在都被开辟成农田了。”
“大家的日子都在变好,我家的可能差一些,但这主要是因为我家的孩子太多,他们都很羡慕我呢!”
卡尔菲斯点点头,沉吟道。
“既然你家的生活本来就一般,为什么还要生这么多孩子呢?”
“多一个孩子也就多一份希望,山里的农民,谁不想多生孩子?”
老向导理所应当地说。
“我听商人说,阿尔巴尼亚和北马其顿生得更多,他们比我们更穷呢!”
“再说,陛下也鼓励多生孩子,专门训练出一批会医术的神父和修女,给他们发钱,让他们到村里接生。”
老向导想了想。
“听神父说,城里人生儿育女比我们多,能成功养大的孩子更多,但他们本就有钱,医生也更多,这是我们没法比的。”
“我的几个儿子倒是一直想去城市,但我不太愿意。”
卡尔菲斯叹了口气,看向老向导。
“您有没有想过,怎么样才能改变山区民众普遍贫穷的现状呢?”
“这我怎么知道。”
老向导失笑。
“我活了五十多年,在这十几年,日子比之前好得多,我们已经知足了。”
“没有接二连三的战争,没有时不时赶来催税的官员,哪怕皇帝不为我们提供新作物和慈善医疗,我们也已经很感激他了。”
“唉,这不好。”
卡尔菲斯依然摇头。
“您会认字吗?看过报纸吗?”
卡尔菲斯问道。
“不会,但听神父讲过《每日纪闻》。”
老向导回忆道。
“上次好像是说文官考试的事情,对了,据说阅卷的有三大主考官,您是哪一位的学生?”
“我?我是皇帝的学生!”
卡尔菲斯骄傲地昂起头。
“我参加的是政务部的复试,但三大主考官都不怎么欣赏我的答案,最后还是皇帝亲自简拔,这才获得了现在的官职。”
“您听说过修昔底德吗?我在考卷上引用了他的话,认为我们与世界上其他大国之间迟早会有战争,根本无法避免。”
卡尔萨斯兴致盎然地说。
“驱动国与国对立的三驾马车,恐惧,荣誉与雄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恐惧,法兰西人,波兰人,匈牙利人,波斯人,他们惧怕我们的崛起,迟早会和我们爆发冲突,不管是军事上的战争还是经济上的争斗。”
“我认为,为了生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地成为世界霸主,竭尽全力地压榨弱小的民族,罗马要么站在世界巅峰,要么彻底不存在!”
“行了!卡尔菲斯!别来显摆你的知识,说一些对百姓生活有益的事情吧!”
瓦连京听得不耐烦了,打断卡尔菲斯的话。
“你可是地方政务官,不是外交官,更不是陆军大臣!”
卡尔菲斯有些尴尬,挠挠脑袋。
“民众生活也是如此,在您看来,为什么山里人的生活不够好呢?”
“那还用说么,因为他们本来就生活在山里。”
瓦连京不置可否地说道。
“是的,您说对了,就因为山里资源匮乏,农耕土地太少,而偏偏养活了不少人,这才导致他们普遍贫穷,会读书写字的几乎没有。”
卡尔菲斯说道。
“考卷最后一题就问的是这个,在我看来,既然山里生活不好,那就让大部分人搬离山里,去条件更好的地方生活,让他们都能富裕起来!”
“可是,大人,好地方都是有数的……”
老向导低声说道。
“帝国的好地方是有数的,但别人手里还有很多!我们去抢!”
“安纳托利亚沿海是好地方,那就去那里生活,等安纳托利亚的好土地也分完了,那就去意大利,去黎凡特,去埃及,去匈牙利和瓦拉几亚!”
卡尔菲斯大声说道。
“等这些地方也占完了,那就去新罗马,去新色雷斯,去坚船利炮所能抵达的每一个角落!”
“射程之内,即为正义,马蹄之下,即为公理!”
“为了罗马人的幸福,没什么是不能做的。”
卡尔菲斯一席话毕,身边几人一阵沉默,他们根本听不太懂。
“大人,您对我一个老农民说这些……我也听不太明白。”
老向导云里雾里。
“您是行政区的政务人员,您到这里,是准备怎么办呢?”
“问得好!我是来参与改革的。”
卡尔菲斯从马鞍包中掏出一叠文件。
“《农亩清算法案》,《穷困流民扶助法案》。”“行政机构迎来大扩充,陛下准备对巴尔干田亩进行清算,规定单个家庭所能拥有的最少土地,一旦你的土地少于这个数,陛下会大价钱进行赎买,再将这些田地贩卖或租赁那些本来就拥有较多田地的人,让他们成为富裕农民和大地主。”
“还有穷困流民,他们的存在极大拖慢了帝国的发展,陛下会为他们安排去处。”
“这两个法案的目的是解决贫困问题,让农民手里的土地,工具和牲畜集中化,使他们富裕起来,解放多余人口,消灭绝对贫困。”
老向导当即吓了一跳,连忙看向卡尔菲斯。
“那像我们这样的农民怎么办?等陛下给的钱完了,我们岂不是得饿死?”
“这怎么可能呢,陛下把你们都安排好了。”
卡尔菲斯又掏出两份文件。
“《纺织业发展政策》。”
卡尔菲斯讲解起来。
“纺织业是手工业之母,陛下准备继续扩大东帝国的纺织业规模,希望能够挤占更多市场,将会在各大城市建立一系列毛纺织工坊,同时减免对于私人纺织工坊的税收,提高借贷额度,鼓励开设私人工坊。”
“从贫困中被解放出来的民众有两种去路,第一条便是进入城市,进厂打工。”
“进厂打工?”
瓦连京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据我所知,有些工坊的普通工人过着堪比奴隶的生活,他们没什么技术,出卖苦力,每天得到的工钱只能堪堪填饱肚子。”
“那是从前了,现在会不一样的。”
卡尔菲斯摇摇头。
“陛下这次的手工业投资将是前所未有的,除了纺织业外,其他产业也会同时发展。”
“这样一来,所需要的劳动力是巨大的,我们的富余人口还远远不够。”
“这些进入城市的民众,与其说是工人,不如说是工匠,陛下会出资建立大量的专业技术学校,为这些人提供高级技术教育,从事手艺劳动,而非出卖苦力。”
“一个编草鞋的,和一个绣高级地毯的,这都是纺织业工人,但他们的待遇能一样么?”
卡尔菲斯笑了笑。
“大部分的专业技术都不需要什么天赋,甚至不必会认字,只要认真学,基本上就能学会。”
“况且,陛下还有一份保护工匠的法令。”
卡尔菲斯挥了挥第二份文件。
“《正教徒工人保护条例》。”
“从此以后,所有在皇家工坊,私营工坊和国营工坊工作的正教徒工人都受教会保护,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将组建监察委员会,为正教徒工人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黑心工坊主将会受到处罚,最高处罚是剥夺教籍。”
卡尔菲斯说道。
“这些负责监管的教士均出自神学院,大多来自贫困人家,还受皇帝资助,每两年一换,确保他们的纯洁性。”
“所有正教徒皆为兄弟,如果剥削同宗兄弟,那就等着来自教会的审判吧。”
“政府不好管,那就让教会来管!”
“这是为了让他们富裕起来,让他们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从而增加人口。”
瓦连京一愣,思考片刻。
“那么,底层工人怎么办?既然正教徒都去当工匠了,谁来从事苦力劳动呢?”
“瓦连京大人,您刚刚不是说,低端工人因为没有手艺,纯粹出卖苦力,活得不如奴隶吗?”
卡尔菲斯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残酷的笑容。
“那我们就用奴隶,用萨拉森人!他们的死活与我们无关!”
“陛下禁止任何人对任何萨拉森人提供除了神学和希腊文学以外的任何教育,只允许充当苦力,违者剥夺教籍,这是为了避免他们抢夺正教徒的高等工作。”
瓦连京沉默片刻,皱起眉头。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皇帝要出很多钱。”
“皇帝有钱。”
卡尔菲斯呵呵一笑。
“但是,能当工匠的毕竟还是少数,就算陛下极力扩建,工坊也是有数的。”
瓦连京还是摇了摇头。
“还有第二条路呢。”
卡尔菲斯掏出最后一份文件,珍重摊开。
“《圈地运动法案》。”
卡尔菲斯没有直接解释,转向一头雾水的老向导。
“您听说过安哥拉羊吗?”
“安哥拉羊,安纳托利亚的上等羊,毛产量很高。”
老向导努力想着。
“不过,我们这里似乎没法养安哥拉羊,水土不服,大家一般都养肉羊和奶羊,毛羊好啊,但是我们这里不适合,不然也能富裕起来。”
“是的,希腊半岛和保加利亚地区都不适合安哥拉羊的养殖,用地理学教材的话来说,这种羊只适合大陆性气候。”
“至于美利奴羊,那种原产于希斯帕尼亚的羊也不太适应希腊半岛的环境,在北非倒是不错。”
卡尔菲斯笑了笑。
“那么,您想不想养安哥拉羊?想不想在纺织业兴起的潮流下成为富翁?”
“这……难道农业官们研发出了能让安哥拉羊在我们这里生存的方法?”
老向导眼神一亮。
“不,研发不出来,也没必要研发。”
卡尔菲斯说道,看向手中的文件。
“《圈地运动法案》规定,凡是罗马公民,均可以去安纳托利亚西部的几个高原行政区建立大牧场,养殖安哥拉羊,所有萨拉森人的农田均可以直接占为牧场,所有萨拉森人均可以充做劳力,或者卖给奴隶贩子,运到沿海城市的工坊里。”
“当然,圈占的牧场越多,上缴的税赋就越多,因为利益太大,贵族也不能减免!从一开始就得定死!”
“陛下会用钱来购买少地农民手中的土地,你们则可以用这些钱进行两个选择,要么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班,进入工坊当高级工匠,要么前往安纳托利亚,圈占大牧场或大农场,随你们自己。”
“白羊王朝内乱,乌宗哈桑已经在跟陛下商谈和约了,奥斯曼残党更是屡次三番遣使求和,我们将会划分领土范围,西部高原上会有大量的生存空间,也不用担心萨拉森人的袭击。”
老向导听完,似乎有所意动,但还是有些顾虑。
“我相信陛下的信誉,但陛下能出多少钱?”
“您家有多少田?”
卡尔菲斯问道。
“不多,产出也就刚刚满足全家吃饱饭,还得给村里的地主当佃户,其余的零散收入就靠捕鱼和打猎。”
老向导如实说道。
卡尔菲斯估算片刻,点点头。
“您报个数吧,我看看是否达到预期。”
“十个索利都斯?”
“好。”
“十五个?”
“好。”
“二……二十个?”
“好。”
卡尔菲斯微笑着看向老向导。
“我可以肯定地说,陛下提供的赎买金绝对超出土地的真实价值,前提也有,那就是你们只能在国内消费,不允许离开东帝国。”
“我们有一系列的赎买政策,以最新扩建的文官系统为依托,监察事务所和神学院的教士负责监督执行,从而将贪污腐败现象降到最低。”
卡尔菲斯拍了拍老向导的肩,把他从震惊中拍醒。
“珍惜当下吧,帝国正当盛世,陛下几乎是给你们发钱来促进手工业,政治也比较清明,如果再等五十年,这种改革根本进行不下去。”
“您可以回去跟儿子们好好商谈,成为富人的机会就在眼前,放过了可就没有了。”
卡尔菲斯将自己的施政思路初步理顺,心情好了不少,天气也似乎没那么寒冷了。
“卡尔菲斯,土地集中后,这些拥有更多土地的富农和地主也是需要佃户的,如果农民们都为了更好的生活进城当工匠,或是去安纳托利亚当牧场主,佃户又从哪里来呢?”
瓦连京问道。
“陛下开放了外来务工通道,国外基督徒可以到东帝国当佃户,比如近在咫尺的意大利,一千多万的人口,东帝国存在劳动力缺口,佃户的待遇肯定是比人烟稠密的意大利好,肯定会有人愿意来。”
“还有匈牙利,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和立陶宛,这些国家里都有很多正教徒,东帝国赋税轻,或许也有人愿意过来。”
卡尔菲斯说道。
“他们也许会因为西境边疆区存在的大量的萨拉森人而恐惧,但本土是没有的,已经享受了十几年的和平。”
“就算没人愿意来,那也有农奴呢。”
“真是大手笔,这样一来,整个帝国的生产体系都得发生大变动。”
瓦连京叹了口气。
“之前看报纸,陛下要求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想到是真的。”
“那还有假?陛下有钱,用来投资发展,总好过西欧那些贵族穷奢极欲。”
卡尔菲斯冷哼一声。
“如果计划能够成功,东帝国的财富将巨额膨胀,从百姓到贵族,绝大部分人能从中获益,更多的财富也意味着更充足的食物,更好的医疗,更好的教育,人口数量和人民素质都能因此提高。”
“受害的仅有萨拉森人罢了,不过他们本来就是窃据我们土地的盗贼,他们不在乎罗马的命运,罗马也不需要在乎他们的命运。”
“以后呢?人口膨胀了,利益总会不够分的。”
瓦连京抿了抿嘴。
“您看,民生问题说来说去,还是说到了我刚才的论点。”
卡尔菲斯愉快地笑了。
“发展是需要代价的,陛下显然不想让本国百姓来过多承担。”
“特拉斯卡拉没了,还会有玛雅,还会有印加,还会有印度。”
“新罗马建立了,还会有新高卢,还会有新安纳托利亚。”
“突厥人消耗光了,还会有阿拉伯人,还会有土库曼人。”
萧寥的山间村落就在前方,卡尔菲斯加快了马速。
“陛下说,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会带来生产力的极大提升,会带来技术的巨大进步,越到后面,我们就越强,他们则越弱,再过两百年,我们的技术就会遥遥领先,甚至对萨拉森世界形成代差。”
卡尔菲斯勒住马缰,看向瓦连京。
“盛世当前,何必考虑以后,享受即可,沉浸即可,奉献即可!”
卡尔菲斯大笑,向这座位于深山中的偏远乡村直冲而去。
……
1473年初,东罗马帝国第一次文官考试宣告结束,行政部门迎来了巨幅扩充,虽然依旧处于试验阶段,但还是成为了东罗马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考试选官,这还是第一次。
与此同时,来自新大陆和东印度的财富源源不断涌向君士坦丁堡,皇帝的金库再度爆满。
一直待在仓库里的金钱毫无意义,借此机会,皇帝开始对东罗马帝国生产体系进行大规模改革,同时兴办教育,一口气建立了十座高等技术学院,分布在爱琴海沿岸的各大城市。
1473年1月10日,东罗马帝国颁布《正教徒工人保护条例》,以宗教之名为手工业劳工进行保护,成为东罗马帝国第一部具有劳动法性质的成文法令。
1月11日,皇帝颁布《田亩清算法案》,开始解决偏远地区的贫困问题,规定了单一家庭所能拥有的最少土地,通过赎买的方式将其收归国有,并租赁或售卖给土地较多的农民,让他们变成拥有更多生产资料的富农和地主。
当天,皇帝同时颁布《圈地运动法案》,号召罗马公民前往安纳托利亚西部高原圈占大牧场,养殖毛产量巨大的安哥拉羊,弥补巴尔干地区不适合养殖毛用羊的缺陷,消灭当地穆斯林的同时,也为毛纺织坊提供大量原材料和穆斯林奴隶劳工。
在这个年代,毛纺织业可是整个欧洲最大的手工产业,也是第一个开始使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型产业,诸如英格兰和西班牙等国经济就严重依赖羊毛出口,甚至占到外贸总额的七成以上,尼德兰和北法兰西则进口羊毛,纺织呢绒。
东罗马帝国如果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不仅可以富裕国民,还能从商贸上干涉西欧局势。
当然,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血腥剥削,要么对外,要么对内,大概率是同时发生,皇帝管得了当下,管不了未来,只能尽己所能地多剥削外人,少剥削自己人,避免影响人口增长。
无论如何,在1473年,君士坦丁堡围城战的二十年后,东罗马帝国从贫困落后的一城之国一跃成为东地中海第一列强,又从海外殖民地搜刮来大量财富,开始不遗余力地促进资本主义,助力经济腾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