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183章 老总督血战川北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83章 老总督血战川北

    众人进入徐学易的大帐,李国英走到主座坐下,手抚长髯微笑着等众将入坐。忽然将脸一沉,谓众将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费巨帑养活吾等武夫,实指望危急之时能发挥作用。吾等身为武将、食朝廷之俸禄,紧要关头若不肯为朝廷效力,岂不是犬豕不如?”
    听得此言,座中一人不由惴惴,浑身颤抖起来。李总督望向那人,冷笑道:“余参戎,汝身为潼川参将,贼至潼川为何不发一矢御敌便弃城而逃?可知临战畏敌该当何罪?”
    “禀督宪,末~末将并非不想御敌,实是卫~卫军势大、足有数万之众,末将只有三千兵马,实在无法坚守啊~”余先贵闻言哆嗦起来,强自辩解。
    “汝虽只有三千兵马,可却皆是精锐战兵。潼川城池坚固,若将各处守备兵马、城内的青壮集中起来,并非不能坚持到本督赶来增援。可正因为汝率先逃窜,才导致军心涣散,成都降敌、松藩暴乱皆因汝而起。若不杀,如何对得起为国死战的将士?拖下去,斩!”一个“斩”字开刚出口,立即便有数名卫士拖着余先贵往外走。
    “督宪饶命~督宪饶命~”余先贵的声音凄厉,杀猪般求饶,终归无效。没过多久,便有卫士手捧装在盘子里的人头复命。众将见状,神色立时肃然,再无方才的轻松。
    李国英忽然悲伤起来,“余先贵跟随本督多年,实不忍杀之,可军法无情,不死于国必死于法,诸公诫之!”
    “宁死于国,不死于法!”督标副将刘应举第一个吼道。
    “宁死于国,不死于法~宁死于国,不死于法~”众将齐声高吼。
    “好!本督来前已然打探明白,卫军西日莫部在合州之战中损失颇大,攻打顺庆等府时皆是用降军为先锋。吾料其会在遂宁休整一段日子,等成都的降军前来会合。必须抢在其北上前击败松藩土兵,否则这两股敌人合在一起,仗便难打喽!”李国英平静地分析形势,然后逐一下令。
    “松藩地形险峻,粮草转运不便。吾料彼辈必沿岷江而下、利用水路输送粮草和军械,浦江关是其必经之路。徐副戎领军于浦江关外诈败”。
    “嗻!”徐学易欣然领命。
    “张游击、党游击伏于关外东西两侧密林,刘副戎随吾于关前列阵”。
    “嗻~”刘应举、张万仓、党世昌亦大声应是。
    “本督向来有功必赏,可若有人畏战不前,也莫要怨本督心狠!”李国英微微颔首,用目光逐一扫视众将。
    被其眼神掠过,众将不由心下一凛,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胸膛。
    ——
    果如李国英所料,为便于运输方便,松藩土兵真的将粮草辎重置于小船或木筏之上,马步兵沿岷江而下。
    “儿郎们,走快些,拿下浦江关后,龙安府便是咱们的了”,阿昔洞土司桑朗温恺振臂高呼。坚参南哈、丹巴次仁老于兵事,为防不测,命松藩土兵走在前面并让向来凶悍的桑朗温恺部走在最前面。这位土司刚降卫不久,急于立功,不断催促麾下儿郎快行。
    行至浦江关前被清军副将徐学易部四千人马拦住去路。徐学易在清军将领中素以敢战闻名,部下兵马十分精锐,扬名龙安、松藩多年。虽然桑朗温恺麾下的阿昔洞土兵很凶悍,可在这支兵马面前却丝毫讨不到便宜。徐学易指挥部下列阵迎敌,不仅守得稳如泰山,还不断将土兵压迫得连连后退。嘉纳巴、卜儿吉细、勒都等土司见状忙率本部土兵增援,仍然处于下风。
    “久闻徐大炮善于治军,果不其然!”丹巴次仁见状连声称赞。他与坚参南哈战场经验丰富,故意将最精锐的两千嘉绒土兵列于阵后以防不测。
    “哼!徐学易虽善带兵,却不识天命,可用大炮轰之”,坚参南哈冷笑着命部下固定好随军携带的十六门橐驮炮向清军军阵射击。
    “轰~轰~轰~”急促的炮弹射向清军,本处于上风的清军顿时出现混乱。
    “出击!”坚参南哈、丹巴次仁二将见状果断率领最精锐的两千土兵杀向敌人。
    “撤!”见不是对手,徐学易立即下令撤退。清军接到军令后,拼命地往后飞奔。
    “给我追!”坚参南哈生怕放跑了敌人,狂吼着命部下追击。
    追至浦江关前,忽见一支杀气腾腾的人马严阵以待,军阵中大大的“李”字分外显眼。正在奔逃的徐学易部忽然停止逃跑,于军阵旁边重新列阵。
    “李国英!”坚参南哈的瞳孔蓦地放大,一股不祥的预感弥漫在心头。
    “轰~轰~轰~”浦江关两侧的密林中忽然射出阵阵炮火,清督标前营游击党世昌、中营游击张万仓分左右杀出。
    “刘大眼,汝立功的机会来也!须给本帅打出个样儿看看”,李国英手抚督标副将刘应举之背激励道。
    “督宪放心,末将定杀得这些贼人片甲不留!”受此激励,刘应举手持开山大斧驭马奋勇驰出。松潘中营土司卜儿吉细见状持大刀迎战,仅一个回合便被一斧劈为两截。
    卫军被三面夹击,一片混乱。即便坚参南哈、丹巴次仁都是成名已久的勇将,却也再无回天之力,只得仓皇逃窜。好在他俩久经沙场,对如何在乱军中保命颇有些经验,虽然本部兵马损伤大半,毕竟保住了性命。其他土司,如桑朗温恺、勒都等尽皆殁于阵中。最可悲的当属漳腊营土司嘉纳巴,身穿僧袍的他手持念珠、口宣佛号,以为清军不敢擅杀上师,却被一无名小卒一虎枪扎了个透心凉。
    ——
    浦江关之战以土司们大败告终,李国英率军接连攻下金瓶堡、平番堡、归化关、新塘关等诸多松藩境内要隘后率军直奔保宁,迎战卫国的征南大将军西日莫。
    刚回师不久便传出卫军前锋高民瞻部抵达柳边驿的消息。高民瞻本是清朝四川巡抚,降卫后被西日莫当作攻城掠地的先锋。他欲在大卫立足,十分卖力,率四千抚标急急而来。柳边驿是小漳水南岸著名驿站,卫军渡小漳水夺取保宁府治阆中的意图十分明显。
    “高民瞻部行进得甚快,距离身后的卫军足有三十里,我众敌寡,正好击之”,李国英很自信,他有三万余兵马,敌人不过四千。
    “可是督宪,我军刚打完大仗又连日赶路,日卒难免疲惫”,副将徐学易有些担忧部下体力不支。
    “无妨,高民瞻打仗是个什么德性,汝等难道不知吗?”李国英哈哈大笑,“本督只是担心他逃得太快追不上,须遣一支骑兵抄他的后路方好”。
    “哈哈哈~”诸将闻言大笑。
    乾元二十三年(1666年)二月十六日,清军李国英部与卫军高民瞻部战于柳边驿。一见到“李”字大旗,高民瞻惊得面如土色,拨马便走,却被清军游击赵文魁部骑兵追上,削落首级。卫军大败,参将马应智等阵亡。
    李国英趁胜追击。在胜利的鼓舞下,清军爆发出极强的战斗力,又在富村击败卫军高攀龙、王世禄、张形、崔申部兵马,张形、崔申阵亡,高攀龙、王世禄落荒而逃。
    虽然连战皆捷,李国英心中却明白,自己击败的皆是些战力较弱的降军,若是遇上西日莫的本部兵马,仗绝对打得没有这么顺。既然已经取得胜利且鼓舞了己方士气,索性见好就收,率军撤至小漳水北岸。
    卫拉特之狼接到己方接连失利的消息,勃然大怒,率大军倾巢出动。李国英却不主动出击,只与卫军隔河对峙,双方一时谁也奈何不了谁,川北局势出现短暂的平衡。(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