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 第515章 “晨光”项目启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15章 “晨光”项目启动

    第515章 “晨光”项目启动
    “实不相瞒,在当时,于我而言,那不过是个空洞的口号罢了。”
    审讯室内,王志文所饰演的中年陈昂,身姿沉稳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手指交叉置于胸前,他那极具磁性的嗓音清晰而洪亮,确保屋内屋外所有监视他的人都能听得真切。
    “那个时代,社会上自由主义思潮肆意蔓延,而我本就是个情感淡漠之人,鲜少会对什么事情上心。”
    “然而,你最终还是应允了那位林女士的请求,加入了球状闪电武器的研发团队?”
    白人探员目光敏锐,试探着抛出这个问题,终于触及到关键所在,而他竟能如此沉得住气,果真是搞情报工作的行家。
    “没错,不过实际上,在那个项目里,我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那么举足轻重。”
    随着陈昂的话音落下,时光仿若再次倒流。
    他最终还是签署了保密合同,正式加入林云的研发团队。
    但这样一个科研团队,仅靠林云和身为研究生的他,显然远远不够。
    “球状闪电绝非普通的自然现象,依据现有的资料判断,它极有可能关联到现代物理学最前沿的领域。”
    陈昂发表自己的见解,林云听后,赞同地点了点头。
    “没错,我们得请‘超人’出山了。”
    随后,陈昂便随着林云,亲自前往那位物理学“超人”的住所拜访。
    那是位于上京市hd区的一栋新住宅楼,二人抵达时,房间的大门半掩着。
    按了数次门铃,都无人应答后,林云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她以极为警惕的姿态,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入。
    所幸屋内并未潜藏敌人,三室两厅的宽敞住房内,大部分空间都空荡荡的,没有过多繁杂的装饰,一切都显得简洁朴素,只有地面与窗台上杂乱地散落着大量a4纸。
    这些纸上,有的一片空白,有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或是绘着奇异的图形,还有不少铅笔随意丢弃在各处。
    在这一堆纸张的中央,客厅的地板上,二十多岁的白敬亭正四仰八叉地躺着,酣然大睡。
    他身形瘦长,身着宽大的白背心与短裤,嘴角流下一道口水,直接滴落在地板上,全然没有丝毫形象可言。
    林云高声呼喊了好几声,他依旧没有醒来的迹象。
    “我开始有点后悔了,这家伙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学术‘超人’。”
    林云望着熟睡中的目标人物,忍不住低声抱怨起来,很显然,她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简直是糟糕透顶。
    然而,陈昂并未附和她的话语,只是缓缓蹲下身子,目光紧紧盯着那些写满数字、画满图案的 a4纸,逐张仔细翻看。
    “不,他绝对是我们要找的人!”
    “那人究竟是谁?”白人探员紧追不舍地问道。
    “丁仪,你应该有所耳闻。”陈昂双手一摊,轻松回应道。
    白人探员眉头微微皱起,无需他再多说什么,墙上的显示器瞬间便呈现出王劲嵩的照片,以及关于丁仪的详细资料。
    嗯,经过精心化妆,王劲嵩与白敬亭确实有个六、七分相似。
    “丁仪,男,年龄:43岁,籍贯华夏吉林,华夏一级教授,是该国最年轻的科学院院士,同时拥有哲学和量子物理学双博士学位,以及一个数学硕士学位。
    曾担任华夏中子衰变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凭借该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之后又负责良湘高能加速器工程,堪称华夏国内微观粒子领域首屈一指的顶尖物理学家。”
    “他的才华的确极为出众,”陈昂微微点头,“不过相较于我,还是稍逊一筹。”
    “陈昂吗?他被抓起来了?哎,实在太可惜了!”
    镜头一转,特事部门的办公室里,史强与王劲嵩所饰演的中年丁仪正坐在沙发上,面前摆放着热气腾腾的茶水。
    “我至今都还记得第一次与他见面的情景,说实话吧,在和我同龄的科研人员当中,极少有人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在学术层面能让我由衷认可的更是寥寥无几,而他算是其中之一。”
    “不错,你能看得懂这些计算稿?看来你们这个项目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有个聪明人。”
    年轻的丁仪手脚麻利地打开两把折迭椅,冲陈昂和林云扬了扬下巴,示意他们坐下。
    “您就是丁教授吧?”林云礼貌地问道。
    “我是丁仪。”丁仪也给自己打开一把折迭椅,大大咧咧地坐下。
    林云直入主题:“我们这次慕名前来,是有个国防项目,想请您负责理论部分,给我们提供支援。”
    丁仪神色淡然,不置可否。
    他随手拿起一旁茶几上的烟斗,从玻璃瓶里捏出一撮烟丝,慢悠悠地装进大烟斗,点火,深深嘬了一口,吐出长长的烟气,这才漫不经心地开口:
    “研究什么?”
    “球状闪电。”陈昂言简意赅地回答。
    “很好,如果是那帮人派你们来羞辱我的,那他们得逞了。”丁仪的脸色瞬间冷了几分。
    “要不您先了解一下我们这个项目?”林云说着,就准备打开带来的笔记本电脑。
    丁仪却摆了摆手,态度坚决得很:“不必了,我是微观粒子物理学家,又不是电气工程师。”
    林云心里一沉,有些泄气,再加上一开始印象就不太好,她心里反倒觉得,没能邀请到这位丁教授,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时,一直安静坐在旁边的陈昂突然开了口:
    “确实,以丁教授您在微观粒子领域的深厚造诣,加入我们这样一个小团队,属实有点大材小用。
    而且我记得,您的中子衰变研究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听说还差点拿了诺贝尔奖?那真是太可惜了。”
    “别提诺贝尔奖了,”丁仪冷笑一声,“要不是它,我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步田地,成了个闲人。”
    “这是怎么回事?”陈昂追问道。
    “还不是因为我说的几句话。
    去年在欧洲,一个电视论坛上,主持人问我作为本届诺贝尔物理奖最有力的竞争者,有什么感想。”
    “您怎么回答的?”
    “我就实话实说呗,诺贝尔奖这东西,从来就没授予过卓越的思想,它青睐的不过是匠气和运气,就像因为光电效应获奖的爱因斯坦。”
    “确实如此。”陈昂点头表示赞同。
    “是吧,而且到了今天,诺贝尔奖也就是个年老色衰、没了姿色的婊子,全靠哨的包装和复杂的手段来讨好学界。
    老实说我从没想过要得奖,我对诺贝尔奖根本不感兴趣,研究物理本身带给我的乐趣,可比它大多了。
    只是国家在这个项目上砸了巨资,硬要塞给我,我也推脱不掉。”
    “丁教授您这……”
    陈昂和林云对视一眼,都被这位的大胆言论惊到了。
    “那您也不至于因为这个辞职吧?”
    “他们说我不负责任、哗众取宠,实际上不过是坏了某些人的好事。”
    丁仪神色平静,又吐出一口烟气。
    “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些家伙把我当异类,我走就是了,只可惜了我那些研究。”
    或许是因为性格都有些古怪,林云这会儿对丁仪的看法倒是有了很大转变。
    “既然丁教授您现在手头没什么研究项目,那不如加入我们,总比在这儿干坐着强,不是吗?”
    丁仪没说话,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他们抽起烟来,把烟气都吐向窗外,像是怕熏到客人,又像是在无声地表达想要结束话题、送客的意思。
    林云有些无奈,正打算放弃。
    这时,陈昂却又说道:
    “电子不也是微观物理学的一部分吗?而且球状闪电似乎还还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量子领域。”
    “做科研,‘似乎’这种词还是别用了。”
    丁仪依旧面朝窗户,但这次没有沉默不语。
    陈昂接着说:
    “军方目前确实暂停了雷电武器的研究,但这只是暂时的。
    从他们之前在同类型试验系统上的投入就能看出,上面还是很重视这项研究的。
    目前我们正在找新的突破口,球状闪电就是个不错的想法,不过这也意味着,这项研究需要的投入更大。
    军方和我们短时间内都没法全面开展相关工作,但我们可以先做理论准备,构建几个数学模型,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和边界条件入手,把基础打牢,等条件一成熟,马上就能着手相关实验。”
    丁仪再次沉默了,陈昂继续自顾自地说着:
    “或许球状闪电研究不属于基础科学,可它有很大可能应用到武器领域。
    为国铸剑,铸剑总得有原材料和熔炉吧。
    搞研究可不是光靠一支铅笔、一张纸就能成的,尤其是微观粒子领域。
    我听说,国家没把超大型加速器和强子对撞机列入新的科技五年规划。”
    “人们都说那是无意义的劳民伤财。”
    丁仪终于按捺不住,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陈昂。
    “所以,以后咱们的物理学家只能继续去日内瓦,当乞丐、当苦力,就为了人家能施舍点可怜的试验时间。”
    陈昂顿了顿,接着说:“虽然和您接触时间不长,但我能看出来,丁教授的腰杆子硬得很,绝对弯不下去。”
    丁仪听到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可不是你们以为的那种自负之人,不过你这话我爱听,腰我也确实弯不下去!”
    “这么说,您是答应加入了?”林云眼睛一亮,惊喜地问道。
    “如果连我都不行,你们还能找谁呢?”丁仪嘴角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至此,球状闪电武器研发团队,算是彻底聚集齐了,戈壁上的研究所前,十几名满怀信心的年轻人,勾肩搭背,笑得格外开心,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当时他可以算是我们团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了,如果说那个项目我的功劳有六成,他的功劳起码能有四成。”
    王劲嵩所饰演的中年丁仪用手指着从银幕画面变成的照片,说道。
    “呐,这个就是他,长得当然没我帅,不过头脑很聪明,什么都是一点就透,一学就会,很难相信他之前竟然那么多年都没能在学术界混出头。”
    “他之前是在藏拙吧?”
    作为老刑侦,又在特殊战线工作了这么久,史强一听丁仪的描述,就给出了相应猜测。
    “谁知道呢,反正在那之后,他就出国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再然后就是以辉煌集团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在学术界出了名,但我们一直未曾联系过。
    对了,你们找我过来,就是为了他?”
    史强摇摇头。
    “不是,是因为国际局势方面的原因,上面想要问一下,我们的‘晨光’,可以投入实战吗?”
    “‘晨光’?这项目当初不是你们暂停的吗?现在问我干什么?”丁仪没好气地说道。
    史强露出苦笑。
    “丁教授,当初这项目启动的时候,我还在只是个小兵呢,这可怪不到我头上。”
    “我觉得我们该给这次的武器研发项目起个代号。”会议室里,林云提议道。
    “直接叫‘球闪’不久行了。”丁仪满不在乎地说着。
    “那怎么行,我们是有规矩的,武器研发的代号可不能那么随意。”
    “那你觉得叫什么好?”陈昂问林云。
    她笑容很是灿烂。
    “‘晨光’怎么样?清晨刺破黑暗的第一缕阳光!”
    团队众人连声道好,在人员齐整之后,他们也立刻开始行动起来,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有关于球状闪电武器化的项目中。
    而要完成这个项目,首先就是搞清楚球状闪电是什么,该如何在实验室人工生成它,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武器化。
    这其中丁仪负责球状闪电最为基础的物理理论研究,提供相关数学工具。
    陈昂将注意力聚焦于球状闪电本身,借助华夏军方的力量四处奔波,寻找自然界中有可能出现的球状闪电,尝试着近距离观测它。
    至于林云,她主要是负责整个项目的后勤保障工作,无论是资金还是资料,只要是有益于项目的东西,她都能想办法弄来。
    他们三人,可以说是这“晨光”项目最为稳定的金三角,在团队众人的一齐努力下,项目的进度也一种喜人的速度在往前推进着。
    可是科学研究,很多时候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球状闪电这个课题,在全球都属于最前沿的内容,不知多少学者在上面折戟沉沙,想要破解这个难题,光靠一腔热血可不够。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