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卢象升与孙传庭在行动,崇祯皇帝的
第486章 卢象升与孙传庭在行动,崇祯皇帝的狠辣登封以西,少室山下,颍水河畔。
卢象升已经从开封府回转,与天雄军主力汇合。
他昨天用计诈取了登封城,顺利的收编了高杰手下的数十万将士,让天雄军的实力大增。
大明朝廷最新组建的江北四镇之一:西镇一百五十万新军将士,由高杰担任统领,刘良佐担任副统领。
这两人原来是反贼闯王高迎祥手下的悍将。
不过,刘良佐这个家伙,是江南大族侯家的黑手套,幕后的主人是东林党大佬候恂。
早在崇祯登基时,意识到乱象将起的候恂,就开始布置家族后手,大力扶持左良玉与贼寇刘良佐这一明一暗的棋子。
可惜由于李定国一手创建的复兴军迅速崛起,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原有的历史进程,无形中影响到了候恂的布局,让他的算计险些成为了无用功。
好在无论是左良玉还是刘良佐,天生气运不凡,福大命大的他们,在侯家的鼎力支持下,如今分别掌控了一镇新军,使得侯家的底气暴增。
不过最近的新军南镇总兵左良玉,似乎有想要忤逆候家,摆脱以候恂为代表的东林党掌控。
但是左良玉阴险狡诈,为了在执掌南镇军权后,继续获得江南世家财货物资大量支持,如今依旧在表面上对东林党服服帖帖的,并没有摆明车马,高调的宣布自己独立自主,典型是要将对方绵绵不断送来的好处吃干抹净。
与左良玉不同,贼寇出身的刘良佐,在脱离义军之列时,成功的唆使给李自成戴绿帽的义军天骄将领高杰,带着高夫人与十几万将士叛逃。
然后刘良佐与高杰两位贼头,在候恂等东林党大佬的操作下,成功洗白了身份,又被推上了位高权重的西镇新军正副总兵职位。
从这些骚操作就能够看出,以候恂为代表的东林党,幕后掌控的权势有多大。
完全可以随意的颠倒黑白,推送自己的代理人上位,哪怕对方只是义军反贼投诚而来。
在李定国的迅猛崛起、飞速发展壮大后,混入流寇大军中、取得了不错地位的刘良佐,发展不尽如人意。
义军联盟在黄泽岭突围后,刘良佐就鼓动高杰,两人各自率领十余万义军将士,悄然脱离了义军联盟自立,然后接受朝廷诏安。
在大明皇朝南迁后,刘良佐与高杰被侯家大力扶持,得以担任了江南四镇新军之一的统领,一朝复起,而且权势滔天,成为了南明皇朝的权贵阶层。
可惜他们时运不济,在大明朝廷的漕运被断,被逼南迁之际,崇祯皇帝在北方京城乾清宫意外获得了逆天奇遇后,决心复兴大明,促使复兴军提前开启了渡河南下攻势。
高杰与刘良佐两人都万万想不到,卢象升这个古板正直的家伙,在率军果断撤离洛阳城后,会一反常态的突然对他们西镇大军背刺。
由于天雄军的背刺行动又快又突然,登封这座西镇驻军要地,轻轻松松的就落入到了卢象升手中。
镇守登封城的西镇新军主将,被卢象升亲自突然暴起斩杀,顺利接收了其中驻扎的数十万新军将士。
拿下了登封城后,天雄军不仅仅是解决了快速扩增将士人员的难题,还获得了足够大军使用一年的钱粮,彻底的缓过气来,一扫主动放弃洛阳城南撤的颓废,军心士气大振。
卢象升在迅速占领了登封城后,由于复兴军的追兵紧逼,并没有在城内久留。
按照与孙传庭的约定,他第二天早上就大军从登封城开拔,正午时分抵达了少室山边上的颍水河畔,与运送福王一家的大船队汇合。
“大哥,我们必须要兵分两路吗?”
卢象观对身前的卢象升说道,“福王一家所在的大船队,我看就由一员偏将,率领一支万人队护送他们南下金陵就行。”
“犯不着大张旗鼓的兴师动众,抽调五万大军,由虎大威带领他们前往金陵。”
“由颍水这里乘船南下,水陆畅通无阻,可以直达长江下游,然后顺流而下金陵,不用担心福王一家会遇上危险。”
“如今的长江两岸地区,都在大明朝廷的控制下,加上福王的招牌,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他是真的想不明白,大哥为什么这么重视福王一家。
他们兄弟将福王一家安全护送到此,就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
即便是福王他们在南下金陵途中遭遇不测,也只能怪他们的运气不好。
复兴军的追兵在后,天雄军面临的危机还没有解除,加上接下来还要吞并高杰所部,正值用人之际,现在却抽调五万将士去当福王府船队的护卫,不是在浪费兵力么?
“这……”
卢象升闻言,有些左右为难,“福王是陛下的亲叔叔,如果南下途中发生什么意外,我们兄弟难辞其咎。”
“福王一家的安全十分重要,既然已经将他们安全带到这里,不如送佛送到西,有始有终。”
他的性格有点像是南宋皇朝时候的岳飞,让人钦佩的同时也让人无语之极。
说不出是好还是坏。
“大帅,我觉得象观说得对,就算福王一家的安全再重要,也用不着让五万将士护送护送南下吧?”
杨国柱在一旁接口说道,“我们接下来不但要弄死高杰与刘良佐,还要面对百万复兴军的巨大压力,尽心尽力完成陛下的重托。”
“两者取其轻,我们如今不宜分薄自己的兵力。”
他们这些将领对卢象升,是服气不错,但对其的古板死忠性格,有些不敢苟同。
“这……好吧。”
“大家说的也对,是我有点在小题大做了。”
卢象升想了想,还是决定采纳大家的意见,叫来一名心腹偏将,划拨了一万天雄军将士出列,交由对方带领,随着大船队护送福王一家南下金陵。
等到这支大船队顺流而下,飞快的消失不见后,他随即下令列阵完毕的大军开拔,朝着南方的汝州城飞奔而去。
趁着盘踞在汝州的高杰与刘良佐两人,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之前,必须要争分夺秒,才能够顺利的将他们诛杀,接管这一百多万西镇官兵,为陛下的谋划增添助力。
……
凤阳府西北,亳州城外,一支风尘仆仆的大军,水陆齐头并进,刚刚抵达肥水南岸的大码头。
从开封府撤离的孙传庭三十万大军,护送着周王一家,沿途一刻不停,直接穿过了归德府,进入到了凤阳府的亳州境内。
由于要攻占清剿中原地区的大量城镇,复兴军不可能如同孙传庭一样,不管不顾的一路狂飙猛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孙传庭摆脱了己方的追击,率领三十万晋军与百万军属,借助筹集而来的一支大船队,毫发无损的离开了河南境内。
除了孙传庭本人,以及卢象升、黄得功、卢九德等极少数人,没有人能够想到,孙传庭的目标会直指扬州的刘泽清所部。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崇祯皇帝制定的大清洗计划。
为了清除內患,崇祯这回算是破釜沉舟,决定不惜任何的代价,以期夺回军权。
反正有着长江天险在,即便是丢掉了江北的广大地盘,只要能够将南明皇朝的军权收回,也是值得的。
“大帅。”
孙传庭手下的悍将、负责情报侦查的孙剑,骑乘一只五级巅峰灵鸟孔雀而来,降落在孙传庭身前,恭声禀报说道,“三天前,驻守庐州与滁州的黄得功将军,已经率领一百五十万东镇新军将士南下金陵,准备配合周遇吉与卢九德带领的勇卫营,对金陵城展开一轮大清洗,以期全面掌控江南地区!”
“各方情报显示,盘踞在湖广地区的左良玉,至今并没有任何的动静,他似乎对江南即将掀起的大变故无动于衷。”
“只要如今拥兵两百万的左良玉不参与进来,陛下的谋划必然会成功。”
孙剑是孙家的家生子,对孙传庭忠心耿耿,其武勇不会逊色于同级的绝大部分天骄,而且文武双全,是孙传庭最为倚重的心腹将领之一。
“这就好!”
“左良玉按兵不动,就是最好的消息。”
“这个家伙,明面上是东林党的军方支柱,我看他早有异心,并且野心勃勃,迟早会脱离那些江南世家的掌控。”
满脸憔悴之色的孙传庭,闻言精神一振,长出了一口气道,“天可怜见!有心人天不负!”
“陛下近一年来励精图治,苦心所谋划的大事一旦成功,我们大明即便是丢掉了整个江北地区,将其让给李定国的复兴军,未来也有着很大的希望再度复起。”
“再不济,陛下也能与复兴军隔江而治理,从头来过,重振大明声威。”
孙传庭尽管心狠手辣,但是对大明皇朝的忠心,日月可鉴,不容质疑。
华夏九州过于辽阔,即使今后大明皇朝只能雄踞在江南地区,照样是地大物博,入口众多,大有可为。
当然,大明皇朝再度崛起的前提,是要除掉内部的那些江南世家毒瘤,快速稳定恢复内部秩序与民生。
虽然想要达成陛下的目的,难度极大,但以目前的局势发展来看,成功的几率不小,完全值得冒险一搏。
“阿剑,你去城内通知亳州知府,我军就不进城休整了,等补充一些粮草物资后,让将士们立即重新登船直下长江,然后通过便捷的水路绕道扬州,一举拿下刘泽清所部!”
孙传庭脸色一狠,目中的凶芒闪过,“如果沿途的官绅不配合,给我们添堵的话,全部给我抄家!”
他“孙剃头”的名声,可不是白来的,而是踏着众多官绅世家的累累白骨建立起来的。
这几年以来,被他下令抄家灭族的官绅不在少数,有着赫赫凶名。
在国家兴亡的关头,谁敢给自己使绊子,孙传庭手中的屠刀可不会留情。
他手下已经扩增道五十万人的精锐大军,可不是普通的官兵可比,与天雄军、白杆兵等天下强军可以相提并论。
对付不了来势汹汹的复兴军,还对付不了那些一盘散沙、各扫门前雪的江南世家大族么?
“是!大帅!”
孙剑兴奋的领命离去,然后带领一支十万人的大军进入亳州城,对城内的官绅、豪商软硬兼施的收集军需粮草。
在孙家军的高压之下,只要那些官神富商不傻,就不敢公然抗命,只得乖乖的忍气吞声,筹集大量的粮草物资前来“劳军”,打掉牙齿往肚里吞。
没有办法,孙传庭的恶名在外,只要他们不敢造反,只有舍财保命。
半天之后,补充军需物资完毕的孙家军,在前来送行的亳州官绅强颜欢笑中,乘坐大宝船继续南下,留下一片的大骂声。
……
“王承恩!”
乾清宫,御书房,刚刚出关不久的崇祯皇帝,脸色漠然,对眼前的心腹下令道,“你去配合卢九德,三天之内,给朕将皇城彻底清理一遍!”
“尤其是王德化、车应奎、王永柞、高起潜这些吃里扒外的狗东西,一个不留!”
幡然醒悟过来的崇祯,自身在得到了强大的武力后,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对于藏污纳垢的皇城,他已经是受够了。
如今终于等到了动手的时机,他可不会有妇人之仁。
“我等遵旨!”……
神念察觉到崇祯皇帝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深不可测,让王承恩与卢九德等人心头一凛,连忙恭声领命道。
虽然他们不清楚,陛下最近为何突然奋起,而且修为变得如此强大,但这对于忠心耿耿的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先前得到了密诏的周遇吉,已经带领勇卫营十万将士,将整个皇城牢牢地封锁,连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去!
不得不说,崇祯决定先拿皇城内的宦官与宫女来开刀,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以前的皇城之中,堪称处处漏风,被文武大臣渗透得如同筛子一样,没有半点秘密可言。
想要掌控全面金陵城,首先要进行大清洗的地方,就是皇宫内部。
只有将这些吃里扒外的狗东西铲除干净,才能展开下一步的大计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