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武侠小说 > 泼刀行 > 第635章 蛇盘龟,纸人现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35章 蛇盘龟,纸人现

    第635章 蛇盘龟,纸人现
    梆~梆梆!
    “子时已至,小心火烛。”
    梆子声响起,整个洛阳城归于寂静。
    因为昨日鬼市闹出人命,还涉及到都尉司,因此全城搜捕,有几个城狐社鼠,甚至被当街打死,再加上纸人案,弄的人心惶惶。
    今晚入夜,就连那些勾栏瓦肆,都早早关了门。
    而此时,洛阳北面的邙山,却热闹了起来。
    呼~
    夜风呜呜呼啸,如泣如诉。
    虽然小雨早已停歇,但天上阴云未散,星月无光,一片漆黑。
    黑暗中,风声就像有什么东西在呜咽。
    没过多久,地面便升起浓雾。
    老人们常说,风吹雾散,大风便是浓雾的克星。
    但此时,风越大,雾却越浓。
    这些雾气似乎是从山缝中往外喷涌,带着蛇类独有的腥骚味,使得视线更加模糊,正是因随侯蛇珠引发的“蛇蜃”。
    邙山之上,不是没有玄门中人修行。
    这里既是葬地,亦是玄门圣地。
    翠云峰上,老子和张天师都曾隐居修行,有“道源”、“祖庭”之称…
    平逢山曾炎黄母族有蟜氏驻地,黄帝龙马归葬于此,被称为“龙马古堆”…
    首阳山更不用说,为偃师境内邙山最高峰。
    “日出之初,光必先及”,是为首阳。
    商灭之后,伯夷、叔齐隐居首阳,不食周粟,绝食而死…
    可以说,邙山的传奇,从上古一直至今。
    山上不止有上清宫,还有吕祖观和下清宫,以及一些隐修者。
    但一来邙山不高,却面积辽阔,此地与其他地方相距甚远。
    二来“蛇蜃”有隔绝炁息的能力,加上夜幕遮掩,山上道士竟无人察觉。
    唯有李衍等人,躲在暗中观望。
    但见远处景陵残碑、黄土沟壑,转眼就被浓雾遮掩。
    雾起初时灰白如布,随后又化作铅灰色。
    李衍手掐阳诀,鼻尖微动,面色也变得凝重。
    果然,这次出现了更多的味道。
    他闻到了墓穴特有的腐土味,混着铜锈与香火味。
    还带着少许血腥。
    渐渐的,整个景陵附近,都彻底被浓雾笼罩。
    即便众人施展神通,也感受不到里面动静。
    “咿呀~”
    忽然,诡异的呼啸声从雾中传来。
    同时还伴着乐器演奏声。
    先是空灵的埙、随后便是锣鼓铃铛。
    吕三听到后,顿时眉头微皱,对着李衍微微点头。
    李衍顿时了然,这是傩音。
    有人正在里面举行某种祭祀。
    “看来前辈猜得没错。”
    他压低声音,对着旁边阴九歌点头。
    阴九歌白了一眼,“老夫还能骗你个毛孩子不成?”
    李衍假装没听见,继续询问道:“我等白天用了各种方法,都难以察觉,晚上却会出现,前辈可知是什么原因?”
    这一问,却是转移了阴九歌注意力。
    这驼背老头也不说话,从怀中取出罗盘,查看了一番后,若有所思道:“依老夫之见,这似乎是‘三阴锁龙局’。”
    “这北魏景陵,择穴于邙山‘蛇盘龟’交汇处。白日看后方平逢山主脉,形似玄武,加上前方伊河,呈‘玄蛇绕印’之势。”
    “那徐福,借龟甲地气镇压六国怨煞,每逢子时阴气最重时,水脉雾气蒸腾,配合随侯蛇珠,形成‘玄蛇吐信’异象,地宫才得以显现…”
    虽然解释了一番,但这老头也显然不确定。
    李衍皱眉道:“若只子时现,何以隐藏千百年?”
    “你问我,我哪知道。”
    这阴九歌也有些老顽童的脾气,顿时不悦。
    旁边“金眼冯”则陷入沉思,“前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赵驴子给我看那青铜鼎时,下方有蛇纹和龟纹,而上方则雕刻着日月星辰,是否与天象有关?”
    “哦?”
    阴九歌一听,连忙掐指运算,恍然大悟道:“这马上是清明了,紫微垣偏移,确实会有影响,如果老夫没猜错,那地宫穹顶必然有所布置,且与二十八宿有关!”
    说到这儿,面色凝重道:“徐福人不地道,手段却了得,待会儿进入后,千万要听老夫指挥,不可随意妄动,免得咱爷俩都陷入其中。”
    “前辈放心。”李衍正色点头。
    这次前往地宫并非要强攻,而是要先救人。
    他的遁术精妙,和隐身术差不多。
    阴九歌能成为冥教五方阴祭,手段自然不凡。
    即便年迈,道行也稳在五重楼境界。
    所以白日就定下计划,由二人先进去救人。
    其他几人,则在外接应。
    “好了,事不宜迟,莫错过时机。”
    阴九歌说了一声,便从腰间皮囊里抓出一把土,掐诀念了几声咒,紧接着又吹了口气,往周围猛然一甩。
    霎时间,周围阴风四起,尘土飞扬。
    而阴九歌的身形也随之消失,在地面出现个浅浅凹痕。
    好精妙的土遁术!
    李衍心中一声赞叹,也同样开始施展遁术。
    他掐着子午诀,小指头猛然一勾,一枚刍灵纸人顿时从腰间皮囊中飞出。
    “黑帝灵书,天蓬宝符,令行风火,山倾木枯,阴沉九地,诸将驰驱……急急如北阴玄天酆都大帝律令!”
    这是酆都法中的灵将咒。
    召唤外坛八将加持,可同时进行。
    而召唤内坛八将,消耗巨大,一个就已足够。
    呼!
    随着他念动咒文,身后阴风旋转,那枚刍灵纸人也腾空而起,周身黑雾翻涌。
    风沙之中,竟隐约出现个黑色人影,手臂之上也有鸟形黑影。
    他这次召唤的,乃是“酆都飞鹰吏”韦元帅。
    韦元帅在阴司,主责任巡游九幽,收录生死,考召冤魂。
    论速度,堪称内坛八将第一。
    而且,还能同时加持探查神通,使得范围更广。
    用于潜伏侦察,最为合适。
    紧接着,李衍才用出玄水遁。
    他的玄水遁本来就精妙,有了龙蛇牌和韦元帅之力同时加持,整个人竟彻底消失。
    沙土地上,连浅浅的脚印都没出现。
    “小子,果然好手段,随我来。”
    地下传来沉闷的声音,随后浅浅的影子迅速离开,向着景陵而去。
    李衍此时,不仅身影全无,就连速度也更快,轻松跟在后方。
    转眼间,二人便消失在浓雾中。
    而武巴等人,也开始做准备。
    吕三指挥着鼠大鼠二,将附近老鼠全部召集…
    龙妍儿挥舞袖筒,细腻如芝麻的蛊虫,顿时隐入雾中…
    武巴,则卸下虎蹲炮,开始替换弹匣。
    看着三人有条不紊模样,旁边的“金眼冯”忍不住开口道:“几位,你们难道就不担心李少侠吗?”
    吕三淡淡一瞥,“如果出事,就直接打进去。”
    “嘿嘿~”
    武巴傻笑着拍了拍虎蹲炮。
    看着这恐怖凶器,“金眼冯”头皮发麻,竖起了大拇指…
    …………
    夜色漆黑,浓雾之中更是什么都看不见。
    若是常人进入,恐怕立刻有坠入九幽之感。
    而在韦元帅的力量加持下,李衍神通也恢复少许,即便在这恐怖“蛇蜃”中,也能探查到百米外的动静,加之早已熟悉地形,不知不觉间竟走在了前面。
    忽然,他后颈寒毛倒竖,用脚轻叩地面。
    砰砰两下,声音虽轻,但阴九歌也立刻停了下来。
    “嘻嘻哈哈…”
    浓雾之中,忽然传来怪异的笑声。
    随后,一道道绿色的鬼火上下跳跃,从左侧而来。
    这些鬼火速度飞快,只是短短时间,连周围浓雾也染成了绿色。
    但见一支队伍从浓雾中出现。
    前方是披甲士兵,穿的跟戏服一样。
    后面是身穿黑衣的轿夫,胸膛上写着大大的“寿”字。
    他们的脸,全都是石膏状的雪白,带着诡异笑容,腮帮子上还挂着腮红。
    更古怪的是,这些轿夫们竟抬着一口棺材。
    棺材是上好的楠木打造,朱漆打底,描金龙凤。
    看上去很新,但棺材底下方却早已腐败,滴滴答答渗着尸油。
    李衍右手摁住刀柄,却一动不动冷眼观望。
    这些东西,一看就是外围防御的手段。
    浑身关节吱吱呀呀,是竹篾摩擦声,应该就是最近肆虐洛阳的纸人,之所以看得像真人,还是因为“蛇蜃”致幻的原因。
    若是被吓得动手,恐怕里面立刻会察觉。
    果然,这些东西靠近后,模样迅速改变,重新化作纸人。
    而李衍,也终于看清了“纸人抬棺”的奥妙。
    纸人看似脆弱,但脊柱和双腿,却被根人字形的铁条贯穿。
    而那朱漆棺材之上,还有一些绿豆大的小洞。
    根根透明蛛丝从洞中穿出,缠绕铁条,将所有纸人连接。
    说是“纸人抬棺”,实则是棺材催动纸人。
    李衍见状也松了口气。
    他就说嘛,即便玄门酆都法,驱动纸人也难以抬起重物,这歪道邪门又哪来的如此能耐。
    不过这玩意儿也足够惊人。
    棺材里也不知是什么怪物,蛛丝硬度竟堪比钢铁。
    很快,这对纸人就消失在他们视线中。
    李衍俯下身子,低声问道:“前辈,可认识那东西?”
    “是五色尸蛛。”
    地下传来沉闷的声音,“《酉阳杂俎》中有记载,五色蜘蛛,大如车轮,网丝坚韧如铁,触者皆化为血水,其丝随五方色,若隐若现,人莫能见。”
    “这是上古异虫,秦汉方士常将其炼制,用于守护陵寝,老夫在关中时曾见过,此物喜阴厌光,烈火可克之。”
    “此法早已失传,定是下方地宫所留,被王玄谟收服。”
    “原来如此。”
    李衍恍然大悟。
    上古异虫本就稀奇古怪,有些《山海经》中都不曾记载,就像他帮龙妍儿捕捉的“琴虫”,简直超乎常理,如今这个年代已非常少见。
    而秦汉方士,受朝廷雇佣,最喜欢炼制这些玩意儿。
    像之前关中见过的“红发赤脸子”,都是守墓秘法。
    没走多长时间,又有两对纸人出现。
    但得知了此物根脚,自然见怪不怪。
    李衍二人也懒得招惹,待其离开后继续前行。
    终于,再次看到了那座北魏景陵。
    这北魏景陵葬下的,并非普通帝王,而是大名鼎鼎的魏孝文帝元宏。
    其在位期间,推行全面汉化,迁都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
    虽说改革引发动荡,间接出现六镇之乱,但也为神州民族融合,以及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司马光《资治通鉴》称其“魏之贤君,孝文而已”,可谓是功绩卓著,青史留名。
    但这位生前恐怕也没想到,自己选下的陵寝,并建在镇压六国故鬼秦宫之上,耗费国力建造的阴宫,也早已被盗的乱七八糟,连尸骨都不知所踪。
    魏孝文帝汉化,景陵则完全采用中原汉式陵墓形制。
    穹窿顶、斜坡墓道等应有尽有。
    李衍白天已经去过一趟,知道里面早已坍塌,什么都没有,便停下左右观望,同时低声道:“前辈,入口在哪儿?”
    “跟我来。”
    地下声音传来,随后浅浅痕迹向前移动。
    李衍紧随其后,很快便绕到了景陵左侧后方。
    这里依旧是土坡斜道,但中间两块巨石之间却浓雾翻涌,形成一个漩涡。
    “进去!”
    阴九歌说了一声,便率先冲入浓雾旋涡。
    李衍看到后,顿时有些诧异。
    他有神通探查,看的十分清楚。
    浓雾漩涡之后分明还是石头,只有一些碎石缝隙。
    他可不会土遁,怎么进得去?
    但见阴九歌已经消失,李衍也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
    很快,他就察觉到了异常。
    这浓雾似乎形成了个通道,明明后方是石头,但却直接穿了过去,好似进入了一条山洞。
    在这里,“蛇蜃”威力更大。
    狂风裹着浓雾迎面呼啸,蛇腥味熏得他脑子发晕,差点遁术被破。
    通道弯弯曲曲,像是一条巨蛇蜿蜒钻出。
    左拐右绕,向下穿行了约百米。
    浓雾、狂风全部消失,眼前陡然一亮。
    李衍抬头望去,顿时满脸震惊。
    眼前,是一座规模庞大的石窟。
    他们从半中间穿出,正位于一座石台上。
    向上望去,但见二十八颗巨大的陨石,以二十八宿方位排列。
    而中央紫薇星所在的位置,则白雾翻涌,似乎有颗珠子正散发着白芒,照着那蜿蜒翻腾的白雾,好似一条白色巨蛇悬浮在上空。
    “二十八宿陨石、随侯镇眼,老夫果然没猜错…”
    旁边传来个苍老的声音,却是阴九歌已解开土遁术,又在脑袋上贴了个纸人,身形若有若无。
    而李衍,则顾不上听着老头炫耀。
    他怀中的勾牒,再次开始发热……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