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 第1150章 撑伞【求订阅求月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50章 撑伞【求订阅求月票】

    第1150章 撑伞【求订阅*求月票】
    “若是陛下执意要去,丞相大人还是要回王城主持事务的!”蒙恬提醒着安期生。
    这段时间他倒是跟着安期生学会了很多政事的处理方法。
    “他不敢!”安期生冷笑道。
    言晏可以这么做,也确定只要他跑了,安期生肯定会回北掖王城。
    可是儒家的出身,让言晏不可能如此不负责任的跑掉。
    言晏真敢这么做,第二天儒家士子就敢堵在并州王宫和言晏出现的任何地方,死谏!
    这时代的儒生是真的敢拿命去搏一个名的。
    “这会不会对丞相大人的名声有所影响?”蒙恬担忧地看着安期生。
    “大凌河若成,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安期生毫不在意。
    他又不是不干活,哪个史官敢说他一句不是?
    大凌河以北的开发完成,那么他更加有恃无恐了。
    “可是朝臣们会有怨言的啊!”蒙恬还是劝说道。
    丞相本就是百官与帝王的枢纽,现在安期生跑了,等于是朝臣要直面君王,中间没有任何的缓和之地。
    短时间还没什么事,但是长久之后,矛盾是会爆发的。
    安期生迟疑了,这倒是个问题。
    没了丞相在中间调和,很多问题会直接爆发,没有缓和的余地,也很容易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
    “问问白凤统领,陛下可生华发?”安期生迟疑了一下问道。
    “没有!”很快,白凤就给出了回答。
    帝王生华发,掉落牙齿,这都是大事,起居注也都会第一时间汇报的。
    既然起居注没写,那么就证明没事。
    “那还不着急!”安期生笑了。
    都发都没愁白,那就证明精力还不错,精神头还在,还不用他回去分忧。
    蒙恬见劝不住,也就没有再多少。
    这对君臣,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两人加起来心眼子超八百,农家之人跟两人比起来都算是刚刚启蒙的童生了。
    就那些补药,蒙恬都没看出有什么问题,结果安期生却能第一时间猜到言晏想干什么。
    安期生不吃,就便宜了他们这些年轻气盛的将领了。
    甚至有些家伙拿去喂给了牲口,搞得大凌河的开发进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原本他们预计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完成,现在按照进度来看,恐怕不出三到七年就能完成。
    “别提陛下操心了,真要解决不了,早就下诏书将本君召回了!”安期生笑着说道。
    没有召回的诏书,就证明没有大事发生。
    无事发生,对于百废待兴的并州来说才是好事。
    对并州百姓来说也才是好事。
    真要三天两头有事发生,对并州百姓来说从不是什么好事。
    百姓求得是安稳,稳定,而不是一个个大饼不断的砸下来。
    安期生之所以跑,也是想让言晏明白这个道理。
    他不懂言晏为什么那么着急,想要把什么事都在他们这一朝做完,但是他很清楚,任务多了,百姓也会很累很累。
    这不是战争,能用一代人来终止,让三代人不再受战争侵扰。
    步子迈太大了会扯到蛋的。
    只有真正接触最平凡的奏疏,亲眼知晓并州的现状,言晏也才能真的知道百姓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
    虽然言晏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并州和华夏,真的为百姓未来考虑,但是终究是太着急了。
    不止并州如此,秦国亦是如此。
    只有并州放缓了发展的速度,秦国也才会跟着放缓。
    因此,安期生看到的不仅仅是并州,也是秦国,是天下。
    而他和熊启、李斯虽然没有私下交流,但是却都是在默契的配合着。
    秦国要修直道、驰道,原本是打算征伐百万民夫,在短短数年内就完成,可是因为安期生的跑路,这个计划也暂时放缓了进度。
    “大丈夫当出将入相,蒙恬内史不会只想着当一位将军吧!”安期生笑着说道。
    他会亲自带着蒙恬,也是想给并州培养出一位可以出将入相的全才,而蒙恬也有这个资质和潜力。
    在军事上,蒙恬得到了并州最好的教导,也有了不俗的战功。
    可是在行政上,蒙恬就欠缺太多了。
    虽然现在蒙恬总领东胡一切军政,但是除了军事上能看,行政上虽不能说一塌糊涂,但是也不怎么好看。
    “请老师教我!”蒙恬虚心请教。
    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安期生的细心教导的。
    “官府和军中不同,下达的政令不能太过细致精确,要留有余地。”安期生也没有藏私。
    军中要求令行禁止,可是百姓和官员终究不是士兵。
    “行政政令是要符合实际,因地制宜的,不能一刀切,否则会出事的。”
    “哪怕你只是一县之尊,可是一县也有数十乡里,数百村寨,各自都有各自的不同;更别说你还是整个并州东路的最高军政之长。”
    “整个并州东路六郡四十五县都在你的肩上担着,天下苍生四个字重之又重!”
    安期生语重心长的拍着蒙恬的肩膀。
    “学生知道!”蒙恬深吸了口气。
    他一直知道自己肩上的重担之重,所以他的容貌也以肉眼可见的衰老,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把他当成年轻人看待的原因。
    现在整个天下,更多的人是将他当成了老一辈来看待。
    “政令不同军令,一旦下发,一旦出错,影响的就不是一场战争,而是数万户、数十万人的性命,所以可以慢,但是不能错!”
    “若是怕错,你可以事先择一地,进行试点,然后在试点过程中及时发现错误,进行更正,最后在全面推行,这样即便是出现错误,也能及时更正,影响也会降到最低!”
    蒙恬认真的听着,让书佐官一五一十的记录下来,这些东西现在可能理解不了,但是将来会用得上。
    安期生不可能一直在并州东路,也不可能一直在他身边给他指导。
    “你们都是并州的未来,陛下和我们这些老人现在可以拿出整个东路给你们去放手施为,即便出错了,也有我们这些老家伙顶着,可是将来时你们的。”
    “届时,我等已经老去,你们也将独当一面,撑起整个并州的未来,那是就没有人能再为你们撑伞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