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654章 可不能夺我挚爱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54章 可不能夺我挚爱

    《渴望》到底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一时间在众人当中引起热议。
    有的支持前者,有的支持后者,也有的认为两者兼有。
    艾部长敲了下桌面是,示意所有人安静下来,然后把目光投向方言:
    “那你觉得是什么呢?”
    “《渴望》自然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
    方言语气认真道:“而这也正是电视剧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说话间,扫视了全场一圈,“剧中人大部分都怀着对真诚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较量中完善着自己,促使观众去思考、去认识现实生活,这是社会艺术层面的。”
    “此外,贴近群众真实生活的写照,能让观众最大程度地接纳,甚至是喜爱《渴望》。”
    “这个就是得益于现实生活层面!”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座谈会的所有人细细地品味一番,都认为方言言之有理。
    “而且不只是《渴望》,之前我们和电视艺术中心合作的《我爱我家》也是同理。”
    方言一本正经,“虽然《渴望》和《我爱我家》的类型不一样,《我爱我家》是情景喜剧,但是在风格上却是如出一辙,都是社会写实类电视剧,而这种电视剧一般要遵守三大基本原则。”
    包括艾部长在内,众人无不好奇。
    毕竟,“新写实主义”这个概念出自方言之手,而且成功地创作出《我爱我家》、《渴望》这两部收视率和影响力爆表的经典大作,在“社会写实电视剧”方面,具备着绝对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那便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方言一一说出口。
    顷刻间,满堂哗然,面面相觑。
    方言嘴角轻轻上扬,这三贴近的基本原则放在21世纪自然是司空见惯,但放在如今,无异于像“正能量”、“主旋律”、“八荣八耻”一样,引发强烈的震撼,更何况是在创作领域。
    “嘶!”
    燕京台台长倒吸了口气,接着大喜,急切地把这十二字方针抄在笔记本上。
    而像他这般有如此高觉悟的,并不在少数,广电、宣传、文化等部门的领导不仅记了下来,而且已经在脑海里开始思考,到底该在哪些场合、哪些地方恰当好处地用到这个“三贴近”。
    “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必然是符合这三个原则。”
    方言道:“大家要注意,我指的不单单是电视剧,还有电影、文学、话剧等文艺作品。”
    “言之有理。”
    艾部长满意地点点头,说透过《渴望》受全国广大观众喜爱的现象,就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我爱我家》、《渴望》这一类社会写实类电视剧的强烈需求,给今后的电视剧创作指出了一条道路。
    紧接着,其他部门的领导也开始评论起来:
    “我曾经讲过,凡属文艺作品,都必须有娱乐的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认识功能都寓于娱乐功能之中。
    如果打开电视机一看就不喜欢,啪的关掉了,你还能讲什么功能?如果他爱看,在潜移默化中就受了教育嘛!
    我说的这个意思,不是否认或忽视文艺的其他功能,而是强调文艺的特性。
    《渴望》就做的非常好……”
    当然,说《渴望》好的方面,就不可避免地有人吹毛求疵,批评起《渴望》的缺点。
    就像《战狼2》,明明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军事动作片,商业化、工业化和娱乐化的水准有目共睹,但仍然有人非要扛,“个人英雄主义不现实”、“一个人不可能打倒十几个雇佣兵”……
    难道史泰龙一个人灭一个师,一支弓箭干掉一架直升机,这种故事逻辑就很正常很合理吗?
    只不过在坐的专家还是要脸的,评论并没有多么离谱,只是特别指出《渴望》最大的瑕疵就在于把一部小长篇按照大长篇作品来写了,如果电视剧集数锁定在30集就打住,收视效果会更好。
    郑小龙、鲁晓威等人一时无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方言这个主心骨。
    方言咳嗽了声,“从世界范围上来看,既有中篇、短篇电视剧,又有长篇大型电视剧,甚至是系列连续剧,而眼下在国内,电视台播出的大多是以12集到30集左右的短中篇电视剧居多,甚至还有4集、8集这种迷你剧,但是在30集以上的大型连续剧上,一直都欠缺拍摄制作的经验……”
    “没错没错!”
    郑小龙一个激灵,立马帮腔说,《渴望》之所以拍到50集,完全是在为国内大型电视连续剧的现代化、高效率生产摸出一条路子,当然也包括之前的《我爱我家》、《大宋提刑官》。
    “既然如此的话,那方老师什么时候能给我们鲁东台一个机会?”
    陈日辰作为鲁东台的台长,目光炙热道:“一个能够摸索大型连续剧如何制作的机会!”
    此话一出,津门台、晋西台、豫南台、冀北台等多家代表也争先恐后地要求和方言合作。
    毕竟,全国哪一家电视台不眼馋像《渴望》这样的大型长篇连续剧!
    于是乎,各个嘴里都嚷嚷着“俺也一样”,同时围绕着方言,争锋相对,谁也不肯让谁。
    得亏有艾部长等领导坐镇,这一场抢人的闹剧最终没有上演,只是成为了座谈会的一个小插曲。
    但当会议结束以后,来自全国各地电视台的代表们一拥而上,将方言、余桦等人团团围住。
    方言并没有一口拒绝,这些可都是工作室将来的大客户,在未来的90年代,乃至21世纪,只有持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的单位才有资格拍电视剧,而且这些电视台也是未来采购电视剧的大买家。
    一直到互联网视频流量时代,优库、爱奇亦、企鹅、楽视等视频网站才成为采买的主力军。
    所以轻易不会得罪,反倒是安排余桦、王硕、侣海晏等人接待,看看能不能给工作室接个单。
    然而这一切落在燕京台,以及旗下电视艺术中心的人眼里,他们再也坐不住了。
    真的是好胆!
    竟敢当着自己的面,公然地争抢方言、石铁生等人,这可都是燕京台的挚爱啊!我跟你们拼了!(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