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玄幻小说 >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 第725章 共聚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25章 共聚

    第725章 共聚
    刘备此时已据有益州,他微笑着说道:“袁公,我虽刚刚拿下益州,但麾下将士皆愿为讨伐董卓效犬马之劳。愿与诸位一道,铲除国贼。”袁绍看着刘备,心中对他能拿下益州略有忌惮,却仍说道:“刘皇叔仁义之名远扬,有皇叔相助,我等更添胜算。”
    贾长生拱手说道:“袁公,我荆州军亦已准备就绪,听从袁公调遣。”袁绍笑道:“贾公治理荆州,政绩斐然,荆州军想必训练有素。此次行动,还望贾公多多献策。”
    寒暄过后,众人开始不动声色地相互试探。曹操目光闪烁,看向孙权,说道:“孙将军,江东近来发展迅猛,听闻水军更是厉害。此次讨伐,孙将军的水军怕是有大用。只是不知孙将军对未来天下局势有何见解?”
    孙权心中明白曹操试探之意,微微一笑,说道:“曹将军,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我等当以讨伐董卓为先,恢复汉室江山。至于未来,自当顺应民心,保境安民。”曹操听后,微微点头,心中却在思索孙权的真实想法。
    公孙瓒则对刘备说道:“刘皇叔,你刚得益州,那益州地势险要,资源丰富。不知皇叔接下来有何打算?”刘备心中警觉,说道:“公孙将军,备一心兴复汉室,如今当以讨伐董卓为重。至于益州,不过是为兴复汉室提供根基。待除了董卓,再做长远打算。”公孙瓒听闻,若有所思。
    贾长生见众人相互试探,对袁绍说道:“袁公,此次讨伐董卓,联军人数众多,需有明确的指挥与分工,方能发挥最大战力。不知袁公心中可有谋划?”袁绍心中一动,心想贾长生这是在试探自己的领导能力,于是说道:“贾公所言极是。我已初步拟定计划,待宴会后,再与诸位详细商讨。此次讨伐,各路诸侯需密切配合,不可擅自行动。”
    孙权看向贾长生,说道:“贾公,荆州地处要冲,交通便利。听闻贾公治理荆州,经济繁荣,不知有何妙招?”贾长生微笑着说道:“孙将军过奖了。荆州能有今日,不过是注重民生,发展农商,广纳贤才而已。孙将军治理江东,也是井井有条,想必也有诸多良策。”孙权听后,哈哈一笑,不再追问。
    刘备对曹操说道:“曹将军,兖州、豫州在你的治理下,日益强盛。此次讨伐董卓,曹将军定有妙计。”曹操心中明白刘备之意,说道:“刘皇叔,如今董卓势大,我等需谨慎行事。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摸清董卓的布防,再寻找其弱点,一击制胜。”刘备点头称是,二人心中各有盘算。
    宴会之上,表面上欢声笑语,众人推杯换盏,一团和气。但暗地里,各方诸侯都在通过言语交锋,试探彼此的实力、野心与下一步计划。袁绍作为盟主,虽表面镇定,却也在观察着众人的一举一动,心中思索着如何平衡各方势力,确保联军能顺利讨伐董卓,同时又不使某一方势力过度膨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袁绍起身,神色严肃地说道:“诸位,此次讨伐董卓,关乎天下苍生,关乎我等的大业。虽我等各怀心思,但此刻,还望能齐心协力。接下来,我们便商讨具体的作战计划。”众人纷纷点头,宴会的气氛从相互试探,转为对讨伐董卓战事的严肃讨论,一场决定天下走势的大战,在这暗流涌动中,即将拉开帷幕。
    在袁绍举办宴会商讨作战计划后的第二天清晨,贾长生召集麾下谋士与将领,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昨夜我思及各路诸侯虽表面齐心,但实则各怀心思。若与联军一同行动,诸多掣肘,难以施展手脚。我意单独领军,直捣长安。一来可避联军内耗之嫌,二来能为荆州军立威,获取更大战果。”
    谋士徐庶点头称是:“主公所言极是。单独行动虽有风险,但可灵活应变,相机而动。以我荆州军之精锐,定能有所建树。”
    将领黄忠也抱拳道:“末将愿随主公一同前往,定叫那董卓知晓我荆州军的厉害!”
    于是,贾长生修书一封,派人送至袁绍营帐,表明自己欲单独领军进攻长安之意。袁绍收到书信后,心中虽有些不悦,但想着贾长生此举或许能打乱董卓部署,为联军创造机会,便批准了他的请求。
    贾长生得到袁绍许可后,即刻点齐两万荆州精锐,踏上前往长安的征程。队伍浩浩荡荡,军旗飘扬,荆州军士气高昂,步伐坚定。
    行至一处山谷时,前方探子来报:“启禀主公,前方发现一伙土匪,约有千人,正盘踞在山谷要道,似有劫道之意。”
    贾长生眉头微皱,问徐庶道:“元直,你看如何应对?”
    徐庶沉思片刻,说道:“主公,我军行军紧迫,不宜与土匪过多纠缠。但此山谷乃必经之路,若不解决,恐耽误行程,且损我军士气。可先派使者前往,晓以利害,劝其让路。若其冥顽不灵,再以武力解决。”
    贾长生点头,遂派军中一名能言善辩之士,前往土匪营地。使者来到土匪营地前,高声喊道:“我乃荆州牧贾长生麾下使者,今我军奉命讨伐董卓,路过此地,尔等速速让路,莫要自误!”
    土匪头目听闻,哈哈大笑道:“什么荆州军,什么讨伐董卓,我一概不知。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使者继续劝说道:“如今董卓祸乱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我军此举乃正义之师,为天下除害。你等若助纣为虐,日后必遭报应。不如弃暗投明,放我军过去,也算是为天下苍生做件好事。”
    土匪头目脸色一沉,喝道:“休要废话!再啰嗦,休怪我刀下无情!”说罢,手一挥,众土匪便亮出兵器,做出攻击之势。
    使者无奈,只得返回禀报贾长生。贾长生听闻后,怒从心头起:“这伙土匪如此不识好歹,看来只能武力解决。汉升,你率两千步兵,从正面佯攻,吸引土匪注意力。子龙,你带一千骑兵,绕到山谷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我与元直率大军居中策应,务必将这伙土匪一网打尽!”
    黄忠、赵云齐声应道:“谨遵主公之令!”
    黄忠领命后,迅速率两千步兵冲向土匪营地。一时间,喊杀声起,尘土飞扬。土匪们见荆州军来攻,纷纷迎战。黄忠一马当先,手持长刀,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土匪们虽人数不少,但皆是乌合之众,面对训练有素的荆州军,渐渐抵挡不住。
    土匪头目见状,心中有些慌乱,但仍强作镇定,指挥土匪抵抗。就在此时,后方突然传来喊杀声。原来是赵云率领骑兵绕到了山谷后方,如神兵天降,向土匪杀来。土匪们腹背受敌,顿时阵脚大乱。
    贾长生在高处见时机已到,大手一挥,喊道:“全军出击!”荆州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土匪营地。土匪们在荆州军的前后夹击下,死伤惨重,纷纷跪地投降。
    贾长生骑马来到土匪头目面前,土匪头目虽已被擒,但仍一脸不服气。贾长生看着他,说道:“我本不欲与你等为难,奈何你等执迷不悟。如今董卓未除,天下大乱,你等不思报效国家,却在此为非作歹,实在可恨!”
    土匪头目冷哼一声:“什么报效国家,我们只为活命。这乱世之中,谁不是为了自己?”
    贾长生摇头道:“你这想法大错特错。如今我等讨伐董卓,便是为了还天下太平,让百姓安居乐业。你等若愿改邪归正,我可饶你等性命,还可让你们加入我军,一同为天下苍生效力。”
    土匪头目听后,心中一动,思索片刻后,说道:“你所言当真?若我等加入你军,你不会亏待我们?”
    贾长生正色道:“我贾长生向来言出必行。只要你们真心悔过,遵守军纪,我荆州军定不会亏待你们。”
    土匪头目环顾四周,见手下兄弟们死伤不少,心中长叹一声,说道:“好,我等愿降。”说罢,率众土匪跪地叩拜。
    贾长生命人将土匪们妥善安置,受伤的土匪得到了荆州军军医的救治。随后,贾长生对这些土匪说道:“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荆州军的一员。我希望你们能洗心革面,奋勇杀敌,为自己,也为天下百姓,闯出一条光明之路。”众土匪齐声应道:“愿听主公吩咐!”
    解决完土匪后,贾长生率领荆州军继续向长安进发。经过此次事件,荆州军士气更加高昂,他们深知,前方等待他们的不仅是讨伐董卓的重任,更是一场为正义而战的伟大征程。而这伙土匪的加入,也为荆州军注入了新的力量,他们将在贾长生的带领下,一同书写属于荆州军的传奇。
    贾长生收服这股千人土匪后,得知附近还有两伙土匪,总计三千人,而自己所率荆州军也不过三千人。此时,大军暂时驻扎,贾长生召集徐庶、黄忠、赵云等一众将领谋士,于营帐内商议是否收服这两股土匪势力。
    贾长生神色凝重,率先开口道:“诸位,如今我们知晓附近尚有两伙土匪,人数共计三千。我军虽刚收服一股土匪,但整体人数依旧不多,若能将这两股土匪也收入麾下,壮大力量,对我们讨伐董卓或许大有益处。只是,此事需谨慎谋划,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徐庶手抚下巴,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收服土匪,扩充力量,此乃可行之策。但这两股土匪人数不少,且不知其脾性和想法。我们可先派人前去打探,了解他们的实力、内部情况以及对我军的态度,再做定夺。”
    黄忠抱拳道:“主公,末将以为,我荆州军训练有素,即便正面攻打,也未必不能取胜。只是如此一来,难免会有伤亡,且耗费时间精力,耽误行军。若能招降,自然最好。”
    赵云点头附和:“黄将军所言极是。但招降之事,需讲究策略。我们可先礼后兵,派人劝降,若对方不从,再以武力威慑。”
    贾长生微微点头,目光看向众人:“元直所言打探之事,甚是关键。子龙,你挑选几名精干的探子,尽快摸清这两股土匪的详细情况。”
    赵云领命道:“是,主公!”
    几日后,赵云派去的探子归来,详细汇报了两股土匪的情况。原来,这两股土匪分别盘踞在两个山寨,一个名为黑风寨,有土匪两千人,寨主叫王猛,此人勇猛好战,但为人仗义,常劫富济贫;另一个是野狼寨,有土匪一千人,寨主叫李霸,生性残暴,作恶多端。
    贾长生听完探子汇报,再次召集众人商议。徐庶说道:“主公,黑风寨寨主王猛,有侠义之心,或许可劝其归降。我们可派能言善辩之士,向他陈明利害,讲述我军讨伐董卓的正义之举,邀他一同为天下苍生谋福祉。至于野狼寨的李霸,生性残暴,恐难劝降,必要时只能以武力解决。”
    黄忠大声道:“末将愿领一队人马,先去攻打野狼寨,将那李霸擒来!”
    贾长生思索片刻,说道:“不可贸然行动。野狼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强攻,我军必然损失惨重。先按元直所言,派人劝降黑风寨。若能成功,再借助黑风寨之力,一同对付野狼寨。”
    于是,贾长生挑选了军中一位口才出众的谋士,带着厚礼前往黑风寨。谋士来到黑风寨前,表明来意,请求面见寨主王猛。王猛听闻贾长生派人前来,遂命人将谋士带上山寨。
    谋士见到王猛,行礼之后,说道:“久闻王寨主侠义之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如今董卓祸乱天下,致使百姓生灵涂炭。我家主公贾长生,乃仁义之士,率荆州军讨伐董卓,欲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听闻王寨主在此劫富济贫,想必也是心怀大义之人。若能与我军一同讨伐董卓,必能成就一番大业,留名青史。”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