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上元雨夜发奇兵 擂鼓三下夺险关
狄青宴请将校以上级别军官是在中军大帐里进行的,十桌酒宴已持续了三天,军官们的酒量都很厉害,酒桌上碰杯传觞之间都是酒友,不在是上下级关系,深情厚谊一切都在酒杯中,喝得个个面红耳赤。酒过七巡,菜过九味。孙沔将军向狄将军敬酒:“兄长,我再敬您!”
余靖也说:“狄将军,微臣敬您!”
狄青笑着说:“诸位爱卿,今天是上元节,各位远离家乡和亲人,今晚一定要吃好喝好!”
将校们纷纷前来敬酒,狄青将军兴高采烈地不停喝着酒,彼此一直狂饮到深夜二鼓时分,“哇——,哇——”狄青突然呕了几下。
大家都认为狄将军喝醉了,虽然没有呕吐出什么东西,余靖还是关切地问:“大将军怎么啦?”
“我头疼的厉害,胃也不舒服,可能昨夜受了风寒,想吐!”
“这么晚了,要不狄将军先回营休息?我替您请个医生?”
狄青晃晃悠悠站起身:“今个元宵节,我不能扫大家的兴致,你们继续喝,我先回营地休息!”
孙沔将军也站起来说:“大将军,要不,我送送您!”
狄青摆摆手,并将孙沔按在座位上说:“我有前军王简子、孙节、欧阳烈陪同回营,你们不必担心!现在,我命令由孙沔继续主持酒宴,大家继续喝酒,待到天明时,我再找你和余靖商量讨贼方略!”
“好的!恭敬不如从命!那剩下的兄弟们就继续喝!”
“五魁首呀,六六六呀,七星照呀,八匹马呀......”
欧阳烈、王简子、孙节三人扶着昏昏入睡的狄青上了一辆军营马车,来到了前军营地中的狄将军大帐,抬着狄青上了床,三人刚想走,狄青却醒了,三人赶紧说:“大将军,我们已回军营,要不要为您请个大夫?”
狄青睁开双眼,起身走出帐篷外,看看天空细雨迷蒙,乌云翻腾,突然来了兴致,命令道:“立刻通知集合部队,十五分钟后出发,趁夜发兵,一举拿下昆仑关!”
“大将军,您没醉?”欧阳烈、王简子、孙节三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狄青将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军中无戏言,大将军已经下令,三人只得答应道:“遵令!”
欧阳烈想了想终于明白了,心头不禁暗喜:“破贼有望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昆仑关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狄将军真是一代将星,伟大啊!”
昆仑关是通往邕州城的门户和屏障,它位于邕州东北五十多公里处,是桂中南第一高峰——海拔1760多米的大明山余脉,被称为“昆仑台地”,也有称为“小昆仑山”。这昆仑关虽说只有三百多米高,但周围群山环拱,苍峰似海,悬崖峭壁,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就如人之食道的咽喉,扼守着南来北往之道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素有“南方天险”之称,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人为此感叹道:“一关通鸟道,万仞锁螺峰。”
侬智高之所以趾高气扬,也是因为提前占据了昆仑关,他先前派了一千余人镇守昆仑关,黄师宓准备再派二千士兵来,这样狄青的大军也只能望险关兴叹了,但因为上元节要欢庆,被侬智高推迟到节后再发兵。他没想到狄青上元节雨夜出奇兵,宋军如天兵下凡,悄无声息,已来到了昆仑关隘口前。
先锋孙节回来探报:“大将军,昆仑关敌军没有发现我们,好像都酒后呼呼大睡,防卫十分松懈,门岗只有十来个士兵值守!”
狄将军兴奋地说:“本来少不了一场恶战,现在真是天助我也!众将领听令!”
“到!”
“我擂鼓三下,你们听见鼓声立刻对前方昆仑关展开攻击!”
“喏!”
“咚,咚,咚——,”狄将军撸起双袖,用力捶起鼓来,将士们一窝蜂冲进了昆仑关,高声叫喊道:“缴械不杀!”
昆仑关要塞上元节流水宴席畅饮,现在大多数侬兵是醉酒酣睡,外面的吵闹声都无法催醒他们,除了百十来个负隅顽抗敌人被杀外,其余醒来都乖乖成为俘虏,宋军完全控制了昆仑关。
正月十六日的黎明,孙沔将军和余靖按约来到前军营寨,除几个守寨的士兵外,空空如也,孙沔将军奇怪地问:“这人都跑去哪里了?难道出寨拉练去了?”
两人走进前军狄青的大帐,大帐内外也是空无一人,两人正奇怪着,狄青大将军传令官欧阳烈校尉骑马赶到了。
“欧阳校尉,这狄大将军带兵出去操练了?”
“两位大人,狄大将军深夜带兵已占领了昆仑关,狄大将军让我传话命令两位,整肃好各自部队火速开拔,三军汇合于昆仑关,早餐请过昆仑关后,再统一安排饮食!”
“好的!”但余靖又摇摇头说,“这不可能呀?大将军半夜身体有恙,都不能坐立,他又如何带兵夺取天险?”
孙沔将军赞叹道:“兵不厌诈!这招叫出其不意,这才是神将用兵之策呀!”
“哦,我明白了!大将军是掩人耳目,暗度陈仓!”
狄青率领三军又乘胜追击,相继攻下了佛子坳、关山堡。正月十七日,狄青率军抵达距离邕州城二十多里郊外的归仁铺,一场血雨腥风,更加激烈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正月十六日中午邕州城内,侬智高听到昆仑关和关山堡丢失的消息十分震惊,赶紧叫来亲信黄师宓、黄纬、侬建侯、侬智忠商量对策。
侬智高后悔地说:“我现在很后悔,当初应该听先生的,早点增兵昆仑关,这样也不至于我们今天这么被动!”
黄师宓说:“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我估计宋军明日可到达归仁铺。”
侬建侯摩拳擦掌说:“正好,不请自来,那我们就去迎战!”
黄师宓建议道:“当下之际,我们最好退守广源,回到交趾国发展,避其锋芒,这样宋军不好越界发兵,我们瞅准时机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