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言情小说 > 火红年代大江淮 > 第229章:果蔬村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9章:果蔬村

    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会议上,新农业发展规划反应极其冷淡,甚至是激烈反对。
    李国强一头雾水,明明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好措施,明明可以为大家带来丰厚的收入,怎么就没人支持呢?
    听会上大家的意见,就是不敢冒险,都认为亏了不值。
    富贵险中求嘛,怎么还没开始就怕亏了呢?
    再说了,准备种的都是水果和药材,这些东西都是抢手货,供不应求,能亏?
    还有啊,为了保险,自己都把杜远征这个专业人员从县里挖了过来,专业的事当然由专业的人来做,等于是为大家发展特色农业加了保险,可还是没人愿意。
    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怪不得国家要实行改革开放,首先要改的就是落后僵化的思想。
    看来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完全吹到桃源村这样的犄角旮旯。
    虽然现在是夏季,但有些水果还是可以插苗的,比如李子、桃子、草莓、石榴和西瓜等。
    季节不等人啊,这群众不同意,计划就实现不了。
    李国强、杜远征、童庆云他们几人在一直琢磨了好几天,就是没有好方法,事情一点儿也没有进展。
    童庆云心想,李国强是真心为村里群众着想,放着自己那么大一个集团不管,蹲村里操心农业的事,实属不易。
    可群众还不领他的情,一提到发展新农业,都直摇头。
    星期三下午,李国强到城东乡谈事情,钱玄和他一起去的。
    路上钱玄问起桃源村的情况,李国强无奈的摇了摇头,“群众没有一点儿积极性。”
    “意料之中。”
    “为什么?”
    “村里大伙祖辈种地不假,可都是老辈传下来的老招式,比上古时代刀耕火种好点,别的,没什么特别。你这突然来搞个新玩意,哪个能接受啊?”
    “再说了,前几年复兴乡大搞银杏栽植,最后全当柴火烧了,眼面前的事儿摆这儿,群众还敢上你的新农业吗?”
    “老钱,那银杏搞不成,也不能证明我们新农业就不行吧?”
    “是啊,是不能证明不行,但也不能证明行呀。”
    李国强一愣,“还真是。”
    “我觉得,你可以先搞小块试验田,就像你当初搞养鸡场那样,等搞成了,就有了示范作用,到时候你不要大家搞,他们都会争着来找你。”
    李国强一拍大腿,“好主意!”
    “群众没有见过多少世面,没个主见,他们必须见到胜利果实才有信心。”
    “这个主意好是好,可时间上就要慢一拍了。”
    “总比你现在没动静好吧。”
    “对,就按你说的办,明天就行动。”
    过了两天,李国强拉上童庆云一户一户做工作,争取先参加的农户。
    还别说,还真有十几户有些心动,他们觉得李国强要干的事,都会成功。
    杜远征觉得十几户太少,有点浪费人力物力。
    李国强却说,这十几户是少了点,但他们都是敢吃螃蟹的人,值得带领他们先干起来。
    有他们的成功,还怕后面主动要求上马的人会少吗?
    杜远征觉得也有道理,便开始着手规划。
    为了让这十几户安心,李国强跟他们签订了包销合同,不管他们生产多少,全收。
    这个协议解决了农户们销售的后顾之忧。
    听说还有包销,又有一部分村民动了心,一下子又增加了十十户。
    根据杜远征的布置,栽上了桃树,种上了草莓。
    技术问题安全不用担心,因为有杜远征这个专业技术人员在。
    苏北这地方,桃树一般是在种植后3年后会开始结果,415年为盛果期,花期在每年34月,果实成熟期为每年的78月。
    栽上桃树,三年之内没有收入,一般农户不太愿意。
    杜远征便想出一个办法,在桃树田里间种晚大豆,这样一来,桃林前三年也有了收入。
    草莓种植,杜远征采用了塑料大棚技术,这在安淮市可是头一个。
    一开始村民们不肯用,都说白白浪费一堆钱。
    杜远征却说,现在是多开支,但这样种植的草莓产量高,品质好,价格卖得上去,会增收不少。
    李国强跟杜远征说,随村民们自愿,最后看结果。
    童富贵十分重视桃源村新农业的发展,每天回家的时候便到田间地头视察一番。
    桃源村现在是养鸡专业村,全县有名。
    如果再打造成果蔬专业村,那就是安淮市特色村了。
    按李国强的想法,最后还要搞成农业休闲旅游村,到时候可不得了,一定是全市有名的经济强村。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地里的草莓到了收获的时候。
    用塑料大棚的农户,地里的草莓个头很大,口感好,李国强邀请来收购的商贩,都加价抢购,那几户人家都乐得笑不拢嘴。
    而采用传统方法没用塑料大棚的那些草莓,个头偏小,甜度不够,没什么卖相,也没什么口感,最后只能按照包销价被人收购了。
    一亩地下来,收入差距竟然有八百元之多,令人咋舌。
    农户们根本没有想到,一亩地的草莓要比一亩水稻增收七百多元,这可是几倍的利润啊。
    一下子,全都眼红了,全都后悔了。
    村部一下子涌来很多人,都要报名参加新农业发展。
    李国强统计了一下,全村八百多户,有七百户报了名。
    还是钱玄说得对,示范作用大,看到收益,大家都趋之若鹜。
    童庆云建议扩大果蔬药材和种植品种,李国强摇摇头,“童书记,我们村也就一千多亩地,相对集中搞几个品种,形成一定的数量优势,便于批发商过来集中采购。”
    “如果发展了很多品种,哪一个品种产量都不会太多,虽然五颜六色,却不利于大批量销售。”
    村民们对果蔬种植比较感兴趣,李国强便暂时放弃了药材种植计划,主攻果蔬。
    现在绝大多数农户都加入了进来,整个桃源村的田间地头便开始忙碌起来,大家在杜远征的指导下,成片种植起几种果蔬。
    乡里让通讯员写了几篇桃源村采访报道,发到了县报,反响很好。
    县报便派人过来实地采访,对桃源村新农业发展特色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很快省报也来了。
    桃源村,热闹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