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朝当朱标 > 第453章 新君第一把火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53章 新君第一把火

    天晏元年,正月初五,是朱标为君生涯的第一次。
    虽说之前,已经监国,也替朱皇帝决定过事情,朝会他也并不陌生。但监国和君临天下,始终是不同的。
    文武百官也熟悉朱标为太子时的作风。但作为新君继位,他们必然要和新帝磨合,慢慢试探出一条相处之道来。
    他们这些心思,朱标难免会猜对个几分,然后在心里做出最合适的答复,不至于被他们拿捏。
    今日大家都只是上奏些不痛不痒的事情,诸如谁该升官,谁该惩罚之类的,御史尽弹劾些官员的私密丑闻。
    见大家磨蹭,朱标索性挥手打断,示意他们不要说这些不痛不痒的事情:“诸位卿家,这些事情你们将奏疏呈上来便可。到时候有了争议,朕与你们再讨论不迟。”
    底下的百官沉默片刻,有人请示朱标,新君继位,要不要请衍圣公。
    朱标看着言官周清,不解的问道:“周御史,这衍圣公是个什么东西,朕忘记了。”
    底下部分文官顿时无语,周清解释道:“陛下,衍圣公他……不是个东西,噢不,衍圣公是东西。”
    怎么解释衍圣公,周清都觉得绕口,索性不说了。
    第一次早朝,谁他妈给朕提的衍圣公,是不是这几年过的太舒服了,屁股痒了?
    朱标面露异色:“大家说,衍圣公到底是不是东西。”
    众臣不敢答话。
    朱标扫视一圈,道:“今日朕有件事要说一说,这几年士绅一体纳粮总是拖泥带水,新朝新气象,总该把这事情好好做一做,哪位卿家愿意做这件事。”
    众官员沉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接这个烫手山芋。
    好吧,这件事在朱标看来就是大事,但在众臣眼里,认为不是什么大事。
    按道理来说,新皇帝安排的事情,官员是争着抢着去做,搏取新帝的欢心。
    但今日众官员就互相盯着,有几个反对过士绅一体纳粮的,反而还想看朱标出丑。
    朱标也沉得住气,面带笑意看着众臣。
    站在下面的朱棣,看见没人接这个事情,心里不痛快起来,总不能让大哥今日就这样颜面扫地。
    “陛下,臣弟愿意。”朱棣直接出列,表示愿意督促士绅一体纳粮这件事情。
    朱标感动道:“朕就派你去苏州府,督促士绅纳粮。”
    他看的出来,自己这个弟弟是为了自己不失颜面。
    “臣也愿意。”郑士元看了看四周:“陛下此事,是为了大明百姓和天下,他人胆小,我郑士元也敢接任。”
    朱标感叹一声,便夸奖郑士元道:“有心了,但刑部的事情离不开你,让周王去吧。”
    虽然拒绝郑士元的请求,但是朱标还是很欣赏他的那股敢言敢说的劲儿。
    郑士元点头,回到队列。
    第一件事朱棣替自己扛下,朱标这次也不问大臣的意思,清了清嗓子道:“朕还有一事,便是为开国武将功臣,写一本英雄列传。
    高启,宋纳!你们两人负责此事,罗贯中主笔,宫中画师为武将画像。”
    这件事,老朱是交给朱标决定的。朱皇帝希望武将会记着朱标的人情。
    徐达,常茂还有蓝玉他们,都吃惊的看着朱标,十分感动,陛下竟然要将他们写进书里。
    “臣遵旨。”高启和宋纳点头。
    “散了吧。”朱标挥手。
    站殿武士名叫唐贤,是北平陆军军校的学生,两年来,所有的考试比武都是第一。
    唐贤和元宝跟在身后,朱标站在廊下与朱棣说话:“苏州府历来士绅纳粮都是虚假了事,朕很担心。”
    “陛下,俺会亲自看着他们从家里拿粮钱出来,做好开头。”朱棣说完起身离去。
    “对付老赖,就得用些不寻常的法子。”朱标附到朱棣耳旁,教他几个法子。
    “是,陛下。”
    “你还是叫大哥吧。”
    “是,大哥。”
    人群中的朱棣,英姿飒爽。朱标欣慰的笑了笑。
    三日后,苏州府。
    苏州府衙前,数百名士绅如列军阵般,整整齐齐的列队站立,抱着粮食,拿着钱袋。
    这些士绅昨天被那些乞丐折腾的半死,今天乖乖的过来给京城来的钦差交粮食。
    他们都是这几年来,经常糊弄拖着不交粮的人,其他的人也以他们为榜样,学着赖粮食。
    苏州知府为此特别头疼。但今天他神清气爽,因为有周王在这里坐阵收粮。
    朱棣挽着袖子,一脚踩在桌子上,左手拄着长刀,嘴里叼着毛笔头,眼睛在这些士绅身上,不停的观察。
    “听好了,俺是朱棣。”朱棣把他的名字大声喊出去:“今后你们若不好好纳粮交税,俺天天来。谁敢糊弄了事,别怪俺这刀无情。”
    老赖就需霸王治,看来大哥教自己的那个法子真是靠谱。
    朱棣举着刀舞个不停。来交粮钱的士绅都是好言好语,客客气气就把粮交了。
    还有这几年欠的钱粮,都被朱棣一次收齐。
    二月初的大朝会上,除苏州府的士绅纳粮数目完成外,百官又提了册封皇后的事情。
    除了老朱定常氏意思,也因为朱允炽是朱标亲自培养,更是太子的人选。
    常氏顺理成章封为皇后,入住坤宁宫。
    沈知否被朱标封为贵妃,徐妙薇也是。这件事朱标始终没有正面去看过徐妙薇,毕竟心中有愧。
    随后的日子,朱标忙着处理朝政,忙着春闱的大事,便将对徐家的愧疚,直接抛到脑后。
    天晏元年的春闱,朱标十分的重视,官员忙着阅卷,时不时便将一些不错的考生试卷呈给朱标看。
    卷子十分的多,因为大明除了科举上分南卷,北卷,中卷外,还有国士院的考生卷子。
    分南北,是因为当年的南北榜案,加中卷,完全是考虑到云贵川和南直隶凤阳,庐州,以及滁州等地。
    这次主考的考官对这么多卷子是焦头烂额,但朱标却很享受,他要为大明选人才,想想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拿给朱标看的卷子,都是官员精挑细选出来的上等之作。有歌颂的文章,也有针砭时弊的文章。
    这些文章真他妈好,要是放在现代,绝对是满分作文。而且书面整洁,字体跟印刷的一样。
    还有一件,朱标比较激动。
    就是第一批从各府学毕业上来学子,朱标没有让他们去国士院或者国子监,建议一起殿试。
    他要看看,这幼学,县学,府学所出来的人才,到底如何。
    事情十分的多,忙的喘不过气来。唯一庆幸的是,殿试安排在一个月后。
    这个月。朱标可以喘口气。
    老朱现在是不管事的,花朝节前后,便跟着朱标的姑父,一起去游玩了。
    瞧瞧,这是当爹的干的事吗!
    站起来喘口气的功夫,又有好多份试卷被送了过来,唐贤和元宝帮忙整理。
    因为试卷分了南北中,又加了其他的考生,朱标便在大明的进士授官制上,稍微做了改动。
    比如除了状元,榜眼,探花这些以外,后面的六十名进士都为备用官员。
    前十名选为中书舍人,教授和评事,后面二十名的选为各府县学校的官制先生,也是有品级的。
    再后面的三十名,选为地方府县乡的官员,送去大明新的藩属国做地方官。
    “陛下,怀平公主来了。”
    唐贤进来禀报。
    怀平之前是郡主,自朱标继位改元后,便将她的郡主升了。
    皇帝的女儿为公主,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而朱标的姑母为大长公主,比如李文忠的母亲。朱标的妹妹也是长公主,她们的地位比一般妃嫔还要高。
    如果朱标没猜错,她是又当老朱的传话筒来了。
    不一会儿,怀平公主进来。
    朱标放下手中奏本,笑道:“怎么了,又替你皇爷爷传话?”
    怀庆嘟着嘴道:“呀,父皇,又被你猜中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